自比特幣誕生并大火后,全球誕生了一大批虛擬貨幣,萊特幣便是其中一種,有人說,萊特幣是比特幣的改良版本;在虛擬貨幣中,比特幣有著“黃金”的美譽,而萊特幣則被稱為“白銀”。那么,到底什么是萊特幣?特點有哪些?與比特幣的關系是?本文將具體介紹。

1.萊特幣
萊特幣(Litecoin,LTC)由一名曾任職于谷歌的程序員(李啟威)設計并編程實現,2011年11月9日發布運行。萊特幣是受比特幣(Bit
Coin,BTC)的啟發而推出的改進版數字貨幣。萊特幣的創造和轉讓基于一種開源的加密協議,不受到任何中央機構的管理。
2.萊特幣的特點
萊特幣旨在改進比特幣,與其相比,萊特幣具有三種優勢:
(1)萊特幣網絡每2.5分鐘(而不是10分鐘)就可以處理一個區塊,因此可以提供更快的交易確認;
(2)萊特幣網絡預期產出8400萬個萊特幣,大約是比特幣網絡發行量的四倍;
(3)萊特幣在其工作量證明算法中使用了由Colin
Percival首次提出的scrypt加密算法,這使得相比于比特幣,在普通計算機上進行萊特幣挖掘更為容易。
3.萊特幣與比特幣的區別和聯系
(1)原理及算法方面。比特幣和萊特幣的算法比特幣采用的是SHA-256算法,屬于哈希算法的一種,將任意長度的二進制值映射為較短的固定長度的二進制值,即哈希值。哈希值是一段數據唯一且極其緊湊的數值表示形式。只改變該段落的一個字母,隨后的哈希都將產生不同的值。要找到散列為同一個值的兩個不同的輸入,在計算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數據的哈希值可以檢驗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萊特幣采用的是Scrypt算法,Scrypt不僅計算所需時間長,且占用的內存多,使得并行計算多個摘要異常困難。scrypt自身需要大量的內存,每個散列作為輸入的種子使用的,然后與需要大量的內存存儲另一種子偽隨機序列,共同生成序列的偽隨機點而輸出哈希值。Scryp沒有在生產環境中大規模應用,并且缺乏仔細的審察和廣泛的函數庫支持。許多用戶用普通電腦就可挖出萊特幣,所以萊特幣挖礦顯得更環保(節省算力),也更公平。但這只是一種錯覺,萊特幣挖礦的環保是以犧牲安全性為代價的。
(2)安全性方面。2013年5月,比特幣的全網算力是全球排名前500名超級計算機的總和的8倍,達158
THash/s。而萊特幣因CPU挖礦的性能限制,全網算力僅為15
GHash/s,這意味著后者隨時都有被僵尸網絡接管的可能。僵尸網絡中最多可包含數十萬臺機器,如暴風木馬擁有25萬個節點,假設這些機器的平均性能等同酷睿2雙核的算力(5
MHash/s),那么暴風木馬控制的僵尸網絡算力將達到1.25 THash/s,遠遠超過萊特幣的全網算力。
總的來說,萊特幣的技術原理與比特幣相同,也是采用去中心化的架構、無任何中心機構控制、新幣發行和交易支付轉讓都是基于開源的加密算法;等等這些都是模仿比特幣的設計原理。但是,萊特幣盡量改進了比特幣之前已經表現出的缺點,如交易確認太慢、總量上限偏少、工作量證明機制導致大礦池的出現等等。萊特幣的區塊生成速度比比特幣更快,總量上限也更多,萊特幣加密算法則采用了Scrypt算法而不是比特幣的SHA-256算法。
以上梳理了萊特幣的定義、特點及其與比特幣的區別和聯系,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賽熱科技:全球比特幣產業碳足跡報告(22頁).pdf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2021全球金融科技行業報告:區塊鏈、比特幣和數字金融(英文版)(85頁).pdf
方舟投資(ARK Invest):比特幣挖礦報告-數十億美元產業的演變(英文版)(2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