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有的行業秩序,各行各業都面臨不同的挑戰,隨著疫情的防控進入新的階段,企業如何自救?行業如何互救?成為許多企業家關注的問題。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期間餐飲和零售企業銷售額超過1萬億元。普華永道中國估計2020年同期受疫情影響,該部分收入或減少50%至70%。1餐飲板塊受疫情影響尤其突出:中國烹飪協會調研表示2020年春節期間94%的餐飲企業收入相比去年跌了70%以上,疫情期間93%的餐飲企業關閉門店,其中有73%的企業關閉旗下所有門店。2疫情防控措施也讓物流、人員流動和用工受阻。所有食品行業企業都在面臨巨大的挑戰。
目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精準調度和各方企業的努力下,大多數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超市在假期后已恢復正常運營。農民、貨運司機、超市員工和外賣騎手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很多人志愿為疫情嚴重的地區提供食品和運輸服務,滿足人們一日三餐的剛需。
隨著大多數消費者都盡量避開餐廳和其他公共場所,家中烹飪成為常態。超市和生鮮商店提供的食物甚至比平時更多。外賣食品雜貨購買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電商平臺二月份前兩周新鮮蔬果、熟食、零食、堅果及各類酒飲類目的日均交易量相比去年同期也顯著增長。
本文基于行業最佳實踐,就疫情影響下的食品行業所面臨的沖擊和困難,提出幾點克服疫情挑戰的舉措,并分享應對疫情影響的相關案例。
疫情防控措施對企業經營環境造成以下三種直接沖擊:
? 物流受阻:為了控制病毒傳播,各大城市都限制了交通和人員流動。一些較小的城鎮和村莊甚至封閉了進出的道路。食品從生產基地到倉庫以及從倉庫到商店的運輸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跨省的貨運調撥或訂單配送。但運輸和物流受阻只是暫時的挑戰,疫情過后將會恢復常態。
? 人力流動和用工受限:春節期間許多員工回鄉探親,因防疫措施而仍未能返回工作地,同時企業推遲復工、外地返工人員需居家隔離等都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但人員流動和用工受限是暫時的挑戰,疫情過后也將會恢復常態。
? 消費者行為變化:為防止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消費者避免進入公共場所并在家中就餐,由此導致許多傳統市場暫時關閉。餐館幾乎沒有顧客,購物中心和商業區的人流量嚴重下降。與此同時,超市和外賣配送平臺的業務卻在飛速增長。部分消費行為的變化會在疫情結束后得以延續。
沖擊造成了一些食品行業常見的經營困難:
? 上游原料供應受阻:交通管制和人流控制使食品加工企業和養殖場的常用原料和飼料供應渠道受阻,相當數量的原料或包材供應商還沒有復工。同時,一些需要依賴進口原料進行生產的食品企業也由于當前的清關物流時間拉長造成一些開工瓶頸等等。
? 商品供需不匹配:需求下降導致餐館、商業區和購物區門店及其經銷商等經常出現庫存積壓,而超市卻常發現某類商品很早脫銷,尤其是位于社區附近的超市。分銷商、上游食品制造企業和養殖場不僅受到需求變化的影響,其庫存管理也受到了產品運輸限制的影響。
? 現金流困難:盡管收入大幅下降,許多商店和餐館仍在支付工資和租金。這些企業不僅自身面臨著現金流困難,其員工、供應商和房東也將受到影響。
? 人員管理的困境:為了恢復經營,企業要保證員工都滿足隔離的要求且現場有足夠的疫情防控裝備。一些超市、外賣平臺和快遞配送員工緊缺,但是餐館和人流少的零售門店卻面臨著人員待崗閑置的困境。
為了克服這些挑戰,企業必須靈活變通。關注其員工和客戶。大型食品企業必須承擔起社會責任,迅速采取行動以確保食物供給,并保證其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生存下來,共渡難關。普華永道認為,在當前應該兼顧短期與中長期策略組合,為企業在2020年形成變局突圍“強身健體”。(關注公眾號“三個皮匠”,獲取最新行業報告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