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制造業的政策匯總
2021年5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引導民航企業與金融機構用好用足應急貸款政策。加強對文旅企業及線下零售、住宿、交通運輸等其他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定向金融服務。繼續做好對制造業升級發展的融資支持。
2021年5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主持召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五十一次會議。進一步服務好實體經濟。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實施直達實體經濟的政策工具,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穩企業保就業,大力支持普惠小微、鄉村振興、制造業、科技創新和綠色轉型發展。
2021年5月28日“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系列新聞發布會。更加注重發揮多渠道融資支持作用。建立債券發行綠色通道,支持受疫情持續影響的地區行業的企業發債融資,鼓勵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增加小微領域的信貸投放。今年前四個月企業共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
4.8萬億元,凈融資1.2萬億,支持17家商業銀行發行小微金融債2050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三分之二。此外我們還注重加大對制造業、科技、綠色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投放。
2021年6月7日國務院總理在全國深化“
放管服”改革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要深化“證照分離”改革,著力推進照后減證并證,讓市場主體尤其是制造業、一般服務業市場主體準入更便捷。
2021年6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1年第二季度例會。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研究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以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推進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
2021年7月2日《六部門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防范化解風險隱患、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需要。
2021年7月13日2021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從中長期投資的投向結構看,金融對制造業、基礎設施業,除房地產以外的服務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穩固,信貸投放結構持續優化。
2021年7月30日人民銀行召開2021年下半年工作會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制造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統籌推進普惠金融與綠色金融、科創金融、供應鏈金融等融合發展,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持續做好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和金融幫扶工作。
2021年8月9日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實施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延期工作,實施好信貸增長緩慢省份再貸款政策,有序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加大力度支持普惠金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制造業等領域的支持。
2021年8月17日國家發改委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有關部門將重點從五個方面抓好補短板穩投資工作:……多措并舉穩定制造業投
資。一方面,積極支持先進制造業投資,不斷完善和用好“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加快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弱項。另一方面,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資,加強傳統制造業碳減排政策的引導和激勵,推進綠色低碳投資。
2021年8月20日人民銀行黨委傳達學習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精神。要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繼續扎實做好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工作,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
三農”、制造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2021年8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促進落后產能化解、制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現代服務業發展。
2021年9月7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工作有關情況”文字實錄。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加強信貸結構優化調整,引導加大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制造業等領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
2021年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
2021年第三季度例會。會議指出,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用好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有序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