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水務概念及發展歷程
智慧水務是指依托信息技術,通過提升城市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強調對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進行綜合管理。在城市水資源開發和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實時手機數據查詢,監控水資源的供需情況,并將這些信息及時反饋至管理人員,幫助其有效監控和預測水資源的供求關系,及時調整價格。
截止至目前,我國智慧水務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1)自動化(1.0)階段
技術特征:自動化控制系統:泵站、加藥等。無紙化辦公:PC、SOFTWARE等。
驅動力:改革開放政策使得水務行業獲得了發展資金。建設部制定“城市供水行業2000年技術進步發展規劃”,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2)信息化(2.0)階段
技術特征:信息系統、互聯網絡、移動應用、算法應用。
驅動力:國家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要求。
(3)智慧化(3.0)階段
技術特征: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
驅動力:“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并與水務行業融合。

2.智慧水務市場規模及預測
智慧水務前景向好,市場空間超五百億。智慧水務市場規模進入高速增長期,根據中項網公布的智慧水務相關建設項目測算,2020年我國智慧水務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24.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18.08%。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0%。


3.智慧水務行業競爭格局
我國智慧水務行業市場主要由三類企業構成,分別是以新天科技、威派格等智能水務為代表的硬件設備與信息化技術融合的綜合服務商;以和達科技、三高股份等企業為代表的自主研發水務信息系統軟件為核心產品的軟件企業;以華為、阿里、騰訊等企業為代表的大型IT公司。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2000家規模以上的水務企業處于第一階段的單一業務信息化建設階段。

4.智慧水務行業發展建議
(1)深化智慧決策系統。深入應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結合機器學習、神經網絡算法、邊緣計算等尖端技術,打造基于區塊鏈的多源異構數據交換、存儲和綜合預算的數據中臺,基于水務大數據中心對水務全過程的業務場景進行多情景模擬仿真和優化探索,加深水務數據的挖掘和分析,通過有效的數據治理和數據處理,實現智能業務(AI)和業務智能(BI)。
(2)水務企業加強頂層設計和總體統籌部署。水務企業在智慧水務建設過程中,不能盲目地為了信息化建設而建設,需要深入思考企業運行管理特點,結合業務需求,統籌考慮硬件
( 智能水表、傳感器等
)、軟件和信息化需求,注重硬件優化布局,注重數據采集、分析和應用,注重對業務問題的解決能力。在此基礎上開展頂層設計和業務部署,并全程參與建設開發過程中,使平臺具有持續更新迭代能力,形成具備實操能力的企業“大腦”。
(3)加強相關領域人才培養。從上述分析來看,智慧水務未來發展前景可觀,為滿足行業發展需求,地方行政部門及水務企業應加強水務及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包括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同時做好相關人員的培養工作,為水務行業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技術人才保障。
以上梳理了智慧水務行業發展現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分析欄目。
推薦閱讀:
2021智慧水務行業深度報告:千億市場!戰略性看好智慧水務行業(20頁).pdf
【精選】2021年智慧水務行業驅動因素及威派格公司競爭優勢分析報告(20頁).pdf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工業互聯網智慧水務發展白皮書 (供水篇)(9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