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虛擬數字人
1、虛擬數字人指的就是人體結構的可視化,以三維形式來展現人體解剖結構的大小、形狀、位置和器官間的相互空間關系,也就是利用人體信息,來實現人體解剖結構的數字化。
當前,虛擬數字人主應用在醫療領域的人體解剖教學和臨床診療等。
2、除此之外,虛擬數字人還指具有數字化外形的虛擬人物,和具體的實體機器人不同,虛擬數字人依賴顯示設備存在,總的來說具有下面的特征:
(1)有著人的外觀,有特定的相貌性別和性格等等;(2)有著人的行為,有語言、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等等;(3)有著人的思想,有識別外界環境、并且可以和人進行互動交流的能力;

虛擬數字人開發歷程(發展歷程)
最早的話虛擬數字人一詞可以追溯到1989年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發起的可視人計劃。
在2001年,國內以在“中國數字化虛擬人體的科技問題”作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174次學術討論會上面提出了“數字化虛擬人體”的概念。
總的來說,虛擬數字人的發展歷程主要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分別是萌芽階段、探索階段、初級階段、成長階段,下面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1、萌芽階段(20世紀八十年代):在這個階段,人們開始嘗試將虛擬人物引進到現實世界,技術主要以手繪為主。
1984年,英國人George Stone創造出了一個叫做Max Headroom的虛擬人物,這個人物參演了一部電影,并且還拍攝了很多支廣告。
1982年,世界上第一位虛擬歌姬姬林明美出現。
2、探索階段(21世紀初):這個階段,傳統的手繪正在逐漸的被CG、動作捕捉等計算機技術顛覆,技術上面有了很大的革新。
2007年,日本制造出了第一個被認可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2001年電影《指環王》當中的角色咕嚕由CG技術和動作(表情)捕捉技術產生。
3、初級階段(近五年):在這個階段,深度學習算法取得了較大的突破,數字人的制作過程得到了有效的簡化,與此同時,AI成為了不可分割的工具。
2019年,浦發銀行和百度共同合作開發的銀行首位數字員工小浦正式亮相,為用戶提供金融服務,2018年,搜狗和新華社聯合發布了全球第一個全仿真智能AI主持人。
4、成長階段(現在):當前正在朝著智能化、便捷化、精細化和多樣化發展,技術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突破。
2020年,在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三星旗下的STAR Labs展示了其設計的虛擬數字人NEON,2019年,數字王國軟件研發部負責人Doug
Roble帶著自己的虛擬形象DigiDoug登上了TED演講舞臺。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AIIA&ZAI:2020年虛擬數字人發展白皮書(37頁).pdf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2020年虛擬數字人發展白皮書(34頁).pdf
2020BCS-北京網絡安全大會:利用虛擬現實技術 構建真實數字世界.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