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儲氫技術
根據氫能物理特性與儲存行為特點,可將儲氫方式:壓縮氣態儲氫、低溫液態儲氫、液氨/甲醇儲氫、吸附儲氫 (氫化物/液體有機氫載體(LOHC) 等。
1)壓縮氣態儲氫
技術原理:將氫氣壓縮于高壓容器中,儲氫密度與儲存壓力、儲存容器類型相關
技術成熟度:發展成熟、廣泛應用于車用氫能領域
國內技術水平:關鍵零部件扔依賴進口,儲氫密度較國外低
優點:技術成熟、充放氫速率可調
缺點:體積儲氫密度低、容器耐壓要求高
2)低溫液態儲氫
技術原理:低溫(20K)條件下對氫氣進行液化
技術成熟度:國外約70%使用液氫運輸,安全運輸問題驗證充分
國內技術水平:民用技術處于起步階段,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差距
優點:體積儲氫密度高、液態氫純度高
缺點:液化過程能耗高、容器絕熱性能要求高、成本高
3)液氨/甲醇儲氫
技術原理:利用液氨、甲醇等液體材料在特定條件下與氫氣反應生成穩定化合物,并通過改變反應條件實現氫的釋放
技術成熟度:距離商業化大規模使用尚遠
國內技術水平:處于攻克研發階段
優點:儲氫密度高、安全性較好、儲運方便
缺點:涉及化學反應、技術操作復雜、含雜質氣體、往返效率相對較低
4)氫化物/LOHC 吸附儲氫
技術原理:利用金屬合金、碳質材料、有機液體材料、金屬框架等對氫的吸附儲氫和釋放的可逆反應實現
技術成熟度:大多處于研發試驗階段
國內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優點:安全性高、儲存壓力低、運輸方便
缺點:普遍存在價格高、壽命短或者儲存、釋放條件苛刻等問題

2、運氫技術
當前輸配氫氣主要分為管道運輸和道路運輸。
1)管道
優點:大運輸量、高效率、可存儲、可變成本小
缺點:資本密度大
適用于:運輸量大且重量<10萬公斤小時
運輸距離:250km
所需能量:壓氣機
2)道路運輸
主要分為液態氫與壓縮氫
液態氫
優勢:運輸量比壓縮氫大、高效率
缺點:氫液化時產生費用、蒸發損失
適用于:距離長,且重量<4000公斤/卡車
運輸距離:50km
所需能量:燃料
壓縮氫
優勢:小批量運輸
缺點:運輸量小、效率低
適用于:運輸量小、距離短且重量<4000公斤/卡車
運輸距離:50km
所需能量:燃料

來源:《先進制造行業年度策略:點點星光堅守高成長賽道-220114(68頁).pdf 》
《2022年中國氫能發展現狀及產業鏈研究報告(42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