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造車勢力競爭力分析
從現有車型的性價比、以及銷量爬坡趨勢來看,造車新勢力明顯優于德系/日系等傳統車企;可以分別從造車理念、行業特征兩個方面,對造車新勢力(vs.大眾/豐田、以及BBA)進行競爭力分析比較。
1.造車差異理念比較
(1)在研發周期方面,傳統車企的新車研發周期約24M-36M;其中,豪車車企約36M+(vs.造車新勢力約12M-24M)。
(2)在車型規劃方面,當前除大眾MEB平臺之外,其他傳統車企的大部分純電動車型均為油改電產品(電子電氣結構差異等)。
(3)在成本控制方面,純電動車型的BOM成本較高(三電系統vs.發動機,預計當前或比傳統燃油車型的BOM成本高約人民幣5+萬元,取決于電池容量)。
2.行業特征差異比較
在傳統燃油車市場,德系的優勢聚焦于發動機/機械四驅等,日系的優勢聚焦于油電混動/節油減排等;但從行業發展來看,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是未來主要趨勢。

二、國內新造車勢力主要品牌
1.蔚來汽車:成立于2014年,創始人李斌曾是易車網創始人。蔚來致力于通過智能電動汽車,為用戶提供高品質服務與創新性的補能方案,打造愉悅的用戶社區。蔚來品牌定位高端,通過極致的用戶服務體驗收獲了眾多客戶與粉絲。

2.小鵬汽車:成立于2015年,創始人何小鵬、夏珩、何濤。來自互聯網、汽車制造的創始團隊塑造了小鵬汽車獨特的DNA,小鵬自成立之初就主打“科技”+“智能”的標簽,致力于通過數據驅動智能電動汽車的快速迭代進化。
3.理想汽車:成立于2015年,創始人李想先后創辦泡泡網、汽車之家,創業經歷豐富。理想汽車高度關注用戶全生命周期范圍內不同用車場景下的痛點,其首個出行創業項目SEV項目(低速電動車)致力于滿足用戶介于兩輪電動車和汽車之間的用車需求,后續的理想ONE則聚焦于解決純電動汽車的續駛里程焦慮痛點、滿足家庭用戶的用車需求。
三、市場布局
據中汽協數據,2021年6月份,中國純電動汽車滲透率達到10.5%,首次超過10%,預計當新能源滲透率超過10%時,意味著用戶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達到質變,接下來的新能源車滲透率會以更快速度增長。據乘聯會,2021年8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量達到30.4萬輛,滲透率已達到20.1%。

憑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新造成勢力2021年銷量迅速增長,但目前依然面臨銷量規模小,車型數量較少的問題,新勢力欲憑借智能新能源市場的先發優勢,盡快擴大規模,放大優勢,產品推出節奏有望進一步加快。
1.2021年2月,合肥市人民政府與蔚來簽署深化合作的框架協議,蔚來與合肥政府合作規劃建設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NeoPark),整個產業園規劃產能100萬輛/年,年產值5000億,電池產能100GWh,蔚來將成為首批入園的企業。2022蔚來年將推出3款NT2.0平臺車型,其中包含一款售價較低的蔚來車型,同時成立全新品牌,定位主流大眾市場。并堅持代工生產模式。
2.小鵬汽車自動駕駛技術迭代加速,更長遠的基于下一代智能輔助駕駛硬件平臺的XPilot4.0將覆蓋更廣泛的駕駛場景,用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的粘性將進一步提高。從2023年開始,小鵬每年將至少推出2~3款全新車型,所有新車型都將搭載XPilot4.0系統。小鵬汽車目前擁有David和Edward兩個平臺,其中David平臺對應2600~2800mm軸距(小鵬G3和P5車型),Edward平臺對應2800~3100mm軸距(小鵬P7),除此之外,小鵬已經投入開發另一個新的平臺。且小鵬汽車生產方式由代工逐漸轉變為自產。

3.理想汽車認為,任何新能源汽車的補能方案至少需要跟燃油車補能一樣便捷高效,且具有商業化落地的可行性?;谝陨现萍s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因素,理想汽車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1)增程式電動解決方案;2)高壓純電動解決方案。

理想正在投資開發下一代增程式電動平臺(X平臺)和兩個高壓純電動平臺——Whale平臺和Shark平臺(Whale平臺主打空間,Shark主打性能)。從中短期來看,理想汽車還會在增程式電動車加大投資,增程式作為從燃油車到純電動的過渡,用戶既可以體驗到純電動的駕駛體驗,又可以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便捷補能,對培育電動車用戶、解決行業痛點來講,是一種合理巧妙的過渡方案,但從長期來看,純電動時代必將到來,理想也在加大高壓純電的研發投入,在2023年也將推出高壓純電動汽車。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信息來源:
《汽車行業造車新勢力研究系列造車新勢力距盈利還有多遠-21093020頁》
《造車新勢力行業深度報告:智能電動新勢起萬類霜天競自由(45頁).pdf》
推薦閱讀
《小鵬汽車-首次覆蓋:造車新勢力自動駕駛急先鋒-210715(15頁).pdf》
《2022年汽車智能化產業趨勢及造車新勢力科技公司布局研究報告(3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