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術機器人分類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當前,手術機器人主要有腔鏡手術機器人、骨科手術機器人、泛血管手術機器人、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5大類。
(1)腔鏡手術機器人:可進行廣泛類型的手術,例如泌尿外科、婦科、胸外科及普外科手術。腔鏡使外科醫生的視線可延伸至病人的體內,而機械臂則模仿雙手以操縱腔鏡及手術器械。
(2)骨科手術機器人:用于協助骨科手術,如關節置換手術及脊柱手術。骨科手術機器人提供更好的手術部位影像、對健康骨頭的損傷性較低因此患者能更快康復。
(3)泛血管手術機器人:用于治療心臟、腦部或血管系統相關器官疾病。
(4)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將相關手術器械通過人體自然腔道送達手術區域,并可控制機器人進行診斷或手術,可用于檢查和治療肺、腸和胃等器官。
(5)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用于經皮穿刺手術,主要為收集組織樣本用作診斷用途,例如早期肺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的檢測。此外也可用于經皮腎鏡取石術等治療手術,通過在患者背部的切口去除腎結石。

2、手術機器人與傳統手術的區別、優勢
(1)減少手術傷口、術后恢復快及較少術后并發癥:和開放手術的大切口比較起來,通常在機器人微創手術當中只會有一個/幾個小切口。這將大幅度的減少失血及術后并發癥。
(2)靈活的機械臂與高度復雜的手術兼容:通常,手術機器人都會配備一個/多個高自由度的機械臂。通過算法,外科醫生能夠在較小的手術空間內流暢精準地移動手術器械。在一些高難度的手術當中不可或缺。
(3)手術的精準度及手術結果的穩定性:和傳統微創傷手術的二維圖像不同,手術機器人提供的三維高清圖像使得手術領域有自然視覺景深。數字變焦功能使得外科醫生能夠流暢的放大視野,從而促進精準的組織識別及組織層次區分。另外,通過算法,過濾了外科醫生手部的自然震顫,降低不慎橫切組織的風險。
(4)降低外科醫生疲憊及縮短學習曲線:通過手術機器人具有震顫過濾、三維高清圖像及高靈活度的特點,外科醫生進行手術時更為方便且疲憊度降低。與在傳統微創傷手術中手眼協調受到影響相比,機器人微創傷手術允許外科醫生直觀地操作器械。該等功能亦縮短外科醫生的學習曲線,使手術機器人更便于在開放手術或傳統微創傷手術方面經驗有限的外科醫生使用。手術機器人的人體工程學設計也降低了外科醫生因長期不適及疲憊而遭受職業病的可能性。
(5)減少輻射暴露:在一些開放手術及傳統微創傷手術,外科醫生必須獲取一系列的X光片以確認植入物的正確放臵位臵。手術機器人一般帶有可指示植入物放臵位臵的光學導航系統,可大幅減少手術中所需要的X光片數量。這將減少外科醫生、病人及其他手術室員工的輻射暴露。
機器人微創手術與開放手術及傳統微創手術的特點對比

數據來源:《醫療行業深度研究:手術機器人風起云涌醫療產業革命新機遇-211227(3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