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智能硬件發展歷程
縱觀發展史,中國教育智能硬件大致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分別為2010-2013年的萌芽期,2014-2019年的成長期,2020-至今的多元發展期。
萌芽期以傳統智能硬件廠商為主,開始在教育方向進行嘗試,輔助學科教育為主要目標;成長期開始出現專注教育智能硬件廠商,覆蓋學生范圍擴大,除學科教育外也開始探索陪伴學習等方向。多元發展期不同背景類型廠商紛紛入局,根據輻射方向不同進一步細分化,學科外教育成為競爭重點。

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行業發展驅動因素
環境、技術、用戶等因素促進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行業蓬勃發展
(1)疫情驅動部分教育智能硬件廣泛應用。如線上教學使教育PC、教育平板等大規模占領學生書桌。
(2)技術進步拓寬市場前進道路。人工智能、語音識別、AR/VR等推動硬件設備迭代。
(3)互聯網巨頭進軍教育硬件領域。典型案例如:字節跳動推出大力智能學習燈;騰訊教育推出“AILA智能作業燈”與Linux系統智能教育電腦;百度推了內置課程的小度在家;搜狗的詞典筆、小米的“小愛老師”英語學習機等。
(4)2021年國家“雙減”政策沉重打擊校外培訓機構,互補效應一定程度利好教育智能硬件市場。
(5)教育智能硬件在成人教育、素質教育出現新機遇?!半p減”政策下成人教育與素質教育成為教育智能硬件廠商重點轉型探索方向。
中國教育智能硬件應用行業發展痛點
提升科技含量、補齊制造短板、緩和倫理等問題成為了行業增長的痛點
(1)產品成熟度較低,頭部玩家少。新硬件品類高頻出現,市場相對混亂,單品類內缺乏領先玩家,跨品類頭部廠商稀少。
(2)多數廠商停留低科技含量階段,價格戰為主導。尤其對于成熟教育智能硬件品類而言,隨著現有技術持續成熟,廠商之間競爭呈現白熱化趨勢,性價比成為影響消費者決策的核心影響因素。
(3)制造業短板成為互聯網公司入場阻力?;ヂ摼W公司憑借軟件和內容整合能力入場,但在硬件生產上缺少行業認知,直接與三方合作在質控上存在風險。
(4)倫理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包括技術過早介入孩子成長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多屏對孩子視力的影響等。
(5)新賽道滲透難度大。成人智能教育硬件品類細分程度高,有200多個細分品類,且用戶消費意圖相對模糊。
整體來說外部環境促成繁榮現狀,潛在難點成為未來阻力!
數據來源:《多鯨資本:2022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行業報告(6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