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升,促使我國消費市場逐漸多樣化,低溫肉制品開始走入大眾視野;那么低溫肉制品到底是什么?有哪些類型?其競爭優勢如何?下面的文章將對低溫肉制品進行簡單介紹。
什么是低溫肉制品
低溫肉制品是指采用70℃~85℃左右巴氏熱加工,需要在較低環境溫度(
0~4℃)條件下貯藏、運輸及銷售的肉制品;區別于在121℃及以上高溫加工后常溫儲存的肉制品。
發達國家肉制品在肉類消費量中占比超過70%,其中日本肉制品消費中低溫肉制品占90%,而我國肉制品在肉類消費量中的占比約17%,低溫肉制品占肉制品的比例在30%左右。

低溫肉制品種類
我國低溫肉制品根據工藝相似性可分為冷保鮮預調理肉制品、低溫腌制熟肉制品和低溫香腸制品三大類型。
(1)冷保鮮預調理肉制品:即傳統肉制品或菜肴采用工業化加工后分裝,在
0~4℃低溫環境貯藏流通。產品包括生鮮預調理肉制品、熟制預調理肉制品等。生產工藝:原料→切割或絞制→腌制或調味→預熱加工(燒烤、蒸煮、煎炒、烹炸等)→成型分份→預包裝→冷卻。
(2)低溫腌制熟肉制品:西式低溫腌制熟肉制品主要為鹽水火腿和腌制后巴氏蒸煮的產品,中式則是工業化醬鹵肉制品。生產工藝:原料→整理切割→腌制(鹽水注射、滾揉等)→裝?;虿谎b?!糁蟆鸁熝虿粺熝A包裝→冷卻。
(3)低溫香腸制品:低溫香腸制品主要是西式蒸煮腸和中式灌腸。常見的法蘭克福腸、維也納小香腸,啤酒腸、熱狗腸等,都屬于西式蒸煮香腸中的風味名品。生產工藝:原料→切割或絞制→腌制或不腌制→斬拌制餡→灌裝→蒸煮→煙熏或不煙熏→預包裝→冷卻。

肉制品低溫產品優點
(1)肉經加熱會產生熟肉香味,溫度升至80℃以上開始生成硫化氫,超過90℃硫化氫會急劇增加,硫化氫具有臭雞蛋味,影響肉制品的風味;低溫肉制品由于加工溫度低,避免了臭味的產生,因而具有肉品所固有的香味。
(2)在營養價值上,肉類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如胱氨酸、半胱氨酸、色氨酸等,維生素如維生素B6、葉酸等,在高溫加熱時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分解破壞,加熱溫度越高,營養破壞越嚴重。而低溫肉制品較低的加工溫度使得其營養成分破壞較少,營養價值較高。同時由于蛋白質適度變性,從而獲得較高的消化率。
(3)低溫肉制品蛋白質老化變性少,肉質較嫩,所以它保持了肉固有的組織結構和原汁,使產品的彈性口感大為改進,原汁原味,嫩滑爽口,滋潤細膩。
(4)其加工過程使得肉類原料可以與多種調料、輔料和其他種類食品配合,從而產生多種受人歡迎的風味;低溫肉制品品種非常豐富,適應各種飲食習慣人群的需求。

以上就是有關于低溫肉制品的定義、類型及競爭優勢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食品行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參考資料
《中國綠色食品協會:2022低溫肉制品發展及防腐技術白皮書(28頁).pdf》
推薦閱讀
什么是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有哪些?與藥品的區別分析
什么叫功能性食品?有哪些?與保健食品對比
什么是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分類、標準與實施意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