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分析 > 煤炭供給側改革與碳中和分析

煤炭供給側改革與碳中和分析

據數據分析,2016年2月1日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背景是:2015年末,秦皇島港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平倉均價370元/噸,已跌至2004年水平,煤炭行業虧損面超過9O%。

2016年2月1日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責任分配為:

1、相關部門要建立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和脫困升級工作協調機制.加強綜合協調.制定實施細則,督促任務落實,統籌推進各項工作。

2、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對本地區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工作負總責.要成立領導小組,任務重的市、縣和重點企業要建立相應領導機構和工作推進機制。

3、國務院國資委牽頭組織實施中央企業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工作。

4、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國資委要根據本意見研究提出產能退出總規模、分企業退出規模及時間表,據此制訂實施方案及配套政策.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

2016年2月1日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實施節奏:從2016年開始.用3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較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適度減少煤礦數量。

2016年2月1日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從2016年起.3年內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新增產能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產能核增項目。

碳中和后續節奏

責任分配碳中和后續節奏是工信部和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新的產能置換辦法和項目備案的指導意見。將進一步指導鞏固鋼鐵去產能的工作成效。

控制新增產能碳中和后續節奏,對確有必要建設的鋼鐵冶煉項目需要嚴格執行產能置換的政策,對違法違規新增的冶煉產能行為將加大查處力度。

煤炭供給側改革與碳中和.png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走向碳中和系列:從中央到地方》

本文由作者X-iao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研報】券商行業專題(六):關于“T+0”、混業等幾個長期變量的剖析思考-20201020(44頁).pdf
【研報】券商行業專題(六):關于“T+0”、混業等幾個長期變量的剖析思考-20201020(44頁).pdf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推薦推薦(維持維持) 報告日期:報告日期:2020 年年 10 月月 20 日日 分析師:劉文強 S1070517110001 021-31829700 聯系人(研究助理) :張文珺 S1070119120046 0755-83667984 數據來源: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煤炭戰略規劃研究院:中國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關鍵問題研究(40頁).pdf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煤炭戰略規劃研究院:中國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關鍵問題研究(40頁).pdf

現有政策綜合效應評價政策的短期效應顯現。2016 年以來,隨著國家及地方政府與煤炭相關的部分去產能政策陸續實施,煤炭去產能取得了初步成效,煤炭供給降速超過需求降速,全社會庫存量持續增加壓力緩解,供需基本面在短期內有所好轉,煤炭價格也隨之逐步回升;地方政府支持煤炭企業減費清費和債務處置減清了企業負擔;通過技能

2021年碳中和行業供給側改革發展趨勢分析報告(36頁).pdf
2021年碳中和行業供給側改革發展趨勢分析報告(36頁).pdf

材料:開辟生物基材料+嚴格審批新建項目+淘汰落后產能,優化能耗指標開辟生物基材料, 部分替換以一次能源為原料的產品需求。一般而言,原油、天然氣、煤是眾多基礎化工產品的主要原料之一,通過化學合成等方式進行產業鏈延伸生產,形成交錯的基礎原材料產品,而伴隨生物工程的發展,逐步開始借助生物工程技術,通過發酵等方式形

【研報】碳中和行業專題分析報告(一):碳中和逐步落實行業將再次迎來供給側改革-210308(37頁).pdf
【研報】碳中和行業專題分析報告(一):碳中和逐步落實行業將再次迎來供給側改革-210308(37頁).pdf

“十四五”規劃對于優化能源結構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在此基礎上,各地 區結合自身的產業結構和資源儲備情況分別制定了符合地區實際的政策目 標,多個地區宣布將減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費,增加水能、風能、太陽能、 氫能、核能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其中,上海市計劃在 2025 年前實現煤炭消費總量占一次能源消

【研報】能源化工行業:,碳中和推動化工新一輪供給側改革-210315(33頁).pdf
【研報】能源化工行業:,碳中和推動化工新一輪供給側改革-210315(33頁).pdf

預計碳中和的實現將主要依賴能源領域碳排放規模的大幅縮減,從2019年約125億噸二氧化碳/年升至2030年的140-145億噸,之后將進入持續的下降周 期,BP預計2030年國內碳凈排放總量將降至25-30億噸區間內,預計90%以上的碳減排將來自能源領域。預計傳統化石能源仍為未來10-15年內主要的能源,預

2021年“碳中和”下煤炭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4頁).pdf
2021年“碳中和”下煤炭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4頁).pdf

因此中國電爐煉鋼比例提升核心依賴于廢鋼供給的增加,廢鋼供給增加后才能擴大電爐煉鋼的原材料來源,廢鋼價格也才有下降的可能。預計隨著國內工業化以及基建工程、城市更新改造的推進,國內的廢鋼供給也會呈現增加的趨勢,鋼鐵行業長期電氣化的進程基本上與城市化、工業化的過程中可以達到匹配的程度。除了電氣化之外,鋼鐵行業的脫

【研報】有色金屬行業:“碳中和”供給側二次改革電解鋁行業迎高盈利狀態長期持續下的價值重估-210329(30頁).pdf
【研報】有色金屬行業:“碳中和”供給側二次改革電解鋁行業迎高盈利狀態長期持續下的價值重估-210329(30頁).pdf

國內氧化鋁供應逐步走向過剩且未來過剩格局或將持續,鋁產業鏈內部供需反轉下利潤向電解鋁環節傾斜。據 SMM 統計,國內氧化鋁供應已從 2019 年的短缺 23.74 萬噸變為 2020年的過剩 65.25 萬噸。而 SMM 預計 2021-2022 年國內氧化鋁將分別有 440、1480 萬噸的新增產能投放。

【研報】環保、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碳中和深度報告(二):碳中和與大重構供給側改革、能源革命與產業升級-210228(40頁).pdf
【研報】環保、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碳中和深度報告(二):碳中和與大重構供給側改革、能源革命與產業升級-210228(40頁).pdf

促進鋼鐵產量的壓減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對確有必要建設的鋼鐵冶煉項目需要嚴格執行產能置換 的政策,對違法違規新增的冶煉產能行為將加大查處力度,強化負面預警。同時不斷地強化環保、能耗、安全、質量等要素約束,規范企業生產行為。 二是完善相關的政策措施。根據產業發展的新情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