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沼氣工程
沼氣工程是利用厭氧發酵技術制取沼氣的成套工程,有開發生物質能、治理環境污染和殘留物利用三類主要功能。其中小型沼氣工程一般指單體50襯以下的地下沼氣池工程;中型沼氣工程指的是采用300立方米以上(含300立方米)的厭氧發酵、貯氣系統的工程。

2.發展沼氣工程的意義
(1)沼氣是一種可再生的生物能源,是一種優質、衛生、廉價的氣體燃料,開展農村當沼氣建設,推廣 三沼
綜合利用,能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使農民得到實惠,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2)沼氣是一種清潔、高效的可再生能源。農村發展沼氣很重要,不僅可以方便農民的生活,還可以改善生態環境。以沼氣為紐帶開展綜合利用,加快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可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增加農民收人,使農民盡快脫貧致富。我國能源矛盾日益突出,而解決我國能源矛盾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建設節約型社會。我國農村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浪費嚴重。沼氣產業實現了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的循環發展,極大地節約了農村能源。發展農村沼氣產業,是解決我國農村能源問題和建設節約型新農村的有效途徑。
(3)沼氣工程正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沼氣的應用能有效緩解農村生活用能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實現國家要生態、農民要致富的目標,以沼氣建設為紐帶推動農村富民工程,提高資源有效利用率,減少污染排放,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產氣、積肥同步,養殖、種植并舉,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城鎮化的目標。
3.沼氣工程設計的原則
(1)資源化原則:資源化利用是農業廢棄物污染防治的核心內容。農業廢棄物是一種有價值的資源,經過處理后可作為燃料、肥料、飼料、工業原料等,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利用好農業廢棄物資源,不僅可減輕對環境的污染,還可改良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增加產品競爭力。也就是說農業廢棄物是寶貴的資源,對農業廢棄物的污染防治,要提倡畜禽糞便資源化和綜合利用,提高附加值,堅持以利用為主、利用與污染治理兼顧相結合的原則。
(2)減量化原則:鑒于畜禽養殖場污染排放量大的特點,在污染防治上應強調減量化原則,即通過生產結構調整及開展清潔生產減少污染物產生量,從而降低處理難度及處理成本,同時也可使農業廢棄物的肥效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和處理利用。
(3)無害化原則:農業廢棄物,尤其是畜禽糞便中大量的病原體,會給人畜帶來潛在的危害。故在利用之前要進行糞便和污水的無害化處理,使其在利用時不會對牲畜和作物的生長產生不良影響:排放的污水和糞便不會對土地、地下水和地表水產生污染等。污水必須根據國家規定的標準,選擇適宜的處理工藝和技術達標排放。而應用于還田的固體廢棄物需要進行干燥和堆肥處理,達到無害化標準,以防止生物性污染。
(4)生態化原則:根據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生態良性循環基本原理,將種植業與畜牧業、新能源、漁業緊密結合,以農養牧、養漁,以牧、漁促農,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是解決農業廢棄物污染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強農牧結合,既可減輕農業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又可為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的生產提供基本保障,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這是我國農業今后發展的主要方向。
以上就是有關于沼氣工程的定義、發展意義及設計原則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沼氣工程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沼氣發電的原理是什么?工藝流程是怎樣的?產業扶持政策一覽
工業廢水處理工藝有哪些?處理原則是怎樣?
什么是危廢?種類有哪些?危廢處理技術工藝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