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靈活就業?
“靈活就業”一詞的提法源于“非正規部門就業”(informal
employment),“非正規部門”概念首先被國際勞工組織(ILO)綜合就業問題代表團在報告中提出,隨后1991年第78屆勞工大會的《非正規部門的困境》報告中進一步將非正規部門定義為“就業所在的生產或服務單位在發展中國家城市地區,且具有收入和報酬低、缺乏組織和結構、生產規模小的特點”,主要以就業部門是否正規作為區分標準。
我國政府將非正規部門就業稱之為靈活就業,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和勞動科學研究所將靈活就業界定為:靈活就業是不同于建立在工業化和現代化工廠制度基礎上而產生的傳統主流就業方式,在勞動時間、勞動報酬、工作場地、保險福利、勞動關系等幾個方面有所區別的勞動形式的總稱。目前學界大多認同該定義。學者鄧大松認為我國靈活就業具有就業形式具有多樣性、群體結構較為復雜、經濟收入不穩定、就業流動性較大的特點。
二、靈活就業崗位類型有哪些?
自雇就業、受雇就業和獨立就業是目前靈活就業常見的三種類型
(一)自雇就業者中較為常見的小型私營企業主和個體營業者,既是雇主也是雇員;
(二)受雇就業包括遠程就業、臨時性就業、非全日制就業和派遣就業等多種形式;
(三)獨立就業是指自由職業者,不受雇于單位,而是根據自身情況與雇傭者建立服務關系,工作報酬按工作量及完成情況計算,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專業技能含量較高的專業人員,如自由撰稿人、美術編輯、翻譯等,另一種是技能含量較低的勞動者,零工勞動者較為常見。
三、90后為何越來越愿意接受靈活就業?原因是什么?
近幾年來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一些新的崗位不斷誕生,如外賣員、網絡推介員、自媒體等等,隨著這些職業的不斷發展,我國靈活就業規模不斷增大。
就數據來看,目前,我國靈活就業人數已經超過了2億人,其中,城鎮年輕人是靈活就業的主力!據中國青年報的社會調查數據,有79.2%的受訪青年認為,對于年輕人來說,工作自由就是靈活就業最大的吸引力。
據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等發布的《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指出,“職業”自由成為了年輕人追求工作的方式。

據《2019年中國靈活用工白皮書》從業者選擇靈活就業的主要原因如下

工作時間有彈性、薪資福利良好成為了從業者選擇靈活就業的最主要的原因。
推薦閱讀
《賽迪譯叢:未來就業:新經濟時代的就業機會(28頁).pdf》
《京東:2019畢業生就業報告(24頁).pdf》
《58同城:中國靈活用工市場研究報告(6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