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牧場是什么
海洋牧場是指在特定海域內以人工魚礁建設為主的現代工程技術和以增殖放流為主的生態技術,來實現養護海洋漁業資源、優化海洋生態環境、促進現代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漁業養殖新模式。海洋牧場建設是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修復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是促進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發展海洋經濟的有效探索;是加快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貫徹海洋強國戰略的有力保障。海洋牧場的建設和發展,可以改善區域內海洋生態環境,凈化水質、養護生物資源、增加生物多樣性,還促進海水捕撈、休閑觀光、水產加工等相關產業發展。推動海洋漁業實現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

2 海洋牧場的分類
我國海洋牧場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根據規模、用途、建設區域及投資主體的不同劃分為各種類型的海洋牧場。
(1)按建設規模劃分:可分為大型海洋牧場、中型海洋牧場和小型海洋牧場。小型海洋牧場一般面積不超過50公頃,初次投資金額小于1000萬元,一般由中小型海洋牧場經營公司運營;大型海洋牧場一般用海面積超過100公頃,投資金額大于4000萬元;中型海洋牧場投資和面積介于大型海洋牧場和小型海洋牧場之間,面積一般50—100之間,投資在2000萬元左右。
(2)
按投資主體劃分:海洋牧場可分為公益型海洋牧場和經營型海洋牧場。公益型海洋牧場一般由政府出資建設,出于公益角度以修復海洋生態、凈化水質、養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經營型海洋牧場一般由社會企業出資建設,以盈利為目的,主要靠增殖放流、人工魚礁建設來實現海水養殖增產,創造經濟收益。
(3)按功能用途劃分:可分為養殖型海洋牧場、生態型海洋牧場、旅游型海洋牧場和綜合型海洋牧場。
養殖型海洋牧場,主要以漁業增殖、恢復漁業資源為主要目標,通過搭建人工魚礁、增殖放流實現在近?!梆B魚”的目的,牧場主要養殖海參、海螺、牡蠣、鮑魚、扇貝等各類海產品。
生態型海洋牧場以修復和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為主要目的。通常建在經濟發展過快、海洋環境惡化、海底荒漠化較為嚴重的南方海域,以魚類養殖為主,減少了人為因素對海洋牧場的影響,有利于海底植被的恢復,達到凈化水質,養護和修復海洋生態的作用。
旅游型海洋牧場,以海洋旅游、休閑觀光等第三產業為主要經營模式。利用海洋牧場優越海洋景觀,發展集海釣、捕魚、餐飲、休閑觀光于一身的休閑漁業,實現旅游資源的再開發。如舟山白沙島海洋牧場,依托優越的海洋環境和豐富的漁業資源發展海洋旅游業,成立海釣俱樂部,舉辦國際海釣大賽,吸引國內外無數海釣愛好者,為當地旅游服務業帶來巨大增收,也實現海洋牧場收益的增長。
3 中國有幾個海洋牧場
2017年,《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規劃(2017—2025年)》發布,提出到2025年創建200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我國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試點正有序推進,截至2021年底,全國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36個,我國首個海洋牧場建設的國家標準《海洋牧場建設技術指南》已于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2022年6月,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已達153個,覆蓋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不僅數量大幅提升,質量也更趨優。
以上是關于海洋牧場是什么及其相關知識的分享,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叫海洋產業?海洋產業有哪些?包括哪些產業?
海洋牧場有哪些部分組成?與傳統養殖的區別在哪?
什么是海洋經濟?海洋經濟包括什么?相關政策匯總
什么是藍色經濟?主要特征是?與海洋經濟的區別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