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汽車域控制器
域控制器(DomainControlUnit,DCU)的產生源于汽車發展過程中面臨的ECU數量增加帶來的總線變長的問題,為了控制總線長度、減少ECU數量(或者保持數量不變),減輕電子部件重量、降低整車制造成本,集成各個分散的小傳感器為功能更強的單個傳感器,將分散的控制器按照功能域劃分、集成為運算能力更強的域控制器應運生。
“域”,指的是把汽車電子系統按照功能分解為若干個功能塊,域控制器主導搭建不同功能塊內部的系統架構,利用處理能力更強的多核CPU/GPU芯片相對集中地控制每個域,代替當前汽車中的分布式電子電氣架構。每個域內部的系統互聯能夠使用CAN和FlexRay通信總線。而不同域之間的通訊,則需要由更高傳輸性能的以太網作為主干網絡承擔信息交換任務。
域控制器在域集中式汽車架構設計中是絕對中心,需要非常強的計算能力、超高的實時性能以及大量的通信外設。由于域控制器的硬件計算能力強大,具有豐富的軟件接口支持,讓眾多的核心功能模塊集中在域控制器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統功能集成度,降低了功能的感知與執行的硬件要求。隨著數據交互的接口標準化,零部件變成標準零件,從而降低這部分零部件開發/制造成本。
對于功能域的具體劃分,不同整車廠會有自己的設計理念,如博世分為5個域:動力域、底盤域、座艙域、自動駕駛域、車身域,大眾MEB平臺車型為3個域:自動駕駛域、智能座艙域、車身控制域。

2 汽車五類域控制器
目前域控制器有兩大發展方向:一是功能域,即以博世、大陸為首的Tier1,最早提出按照功能將E/E架構分為座艙域、自動駕駛域、車身域、動力域和底盤域;二是空間域,以特斯拉為代表,以車輛特定的物理邊界來按區域劃分的域控制器,包括前車身控制模塊、左車身控制模塊和右車身控制模塊

(1)自動駕駛域:負責對來自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GPS等感知信號的圖像識別、數據處理等分析計算,向L3以及更高等級發展的關鍵,芯片和算法是其發展的核心。
(2)座艙域:負責人機交互的平臺,實現集成液晶儀表、中控多媒體及副駕駛信息娛樂一體化的智能座艙,包括液晶儀表、中控多媒體、信息娛樂系統等。智能座艙域的高端芯片目前主要由高通、三星、華為主導。座艙域控制器通過以太網/MOST/CAN,實現抬頭顯示、儀表盤、導航等部件的融合,不僅具有傳統座艙電子部件,還進一步整合智能駕駛ADAS系統和車聯網V2X系統,從而進一步優化智能駕駛、車載互聯、信息娛樂等功能。

(3)動力域:負責動力總成的優化和控制,借助CAN/FLEXRAY實現變速器管理、引擎管理、電池監控、交流發電機調節。包括電驅(電機、逆變器、減速器)、電控(變壓器、加熱器、充電器等)系統,在新能源車中表現為電控系統、電驅系統下各零部件和功能的多合一發展。
(4)底盤域:主要負責汽車行駛控制,底盤是指汽車上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的組合,涉及減震懸掛系統、助力轉向系統(EPS)、車身穩定系統(ESC)、電動剎車助力器等。
(5)車身域:負責車身的整體控制,主要依賴大量執行機構,域控制器的發展促進底層ECU控制邏輯的簡化,底層ECU模塊可能會實現通用化、標準以及,平臺化,主要包括大部分車內的ECU,如雨刷、車窗、尾門等。車身域控制系統綜合燈光、雨刮洗滌、中控門鎖、車窗控制; PEPS智能鑰匙、低頻天線、低頻天線驅動、電子轉向柱鎖、IMMO天線;網關的CAN、可擴展CANFD和FLEXRAY、LIN網絡、以太網接口;TPMS和無線接收模塊等進行總體開發設計。車身域控制器能夠集成傳統BCM、PEPS、紋波防夾等功能。
來源:《【研報】汽車汽配行業前瞻研究系列(七):域控制器承啟汽車L3時代.pdf》
《電子行業:車載網絡變革高速連接器迎來春天-210901(32頁).pdf》
《科博達-深度報告:新能源&智能汽車掘金系列(2)全方位布局打造車載控制器龍頭-20220112(21頁).pdf》
推薦閱讀:域控制器是什么?做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的公司有哪些?產品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