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聲紋識別市場
(1)從專利數來看:聲紋識別市場專利數回落,申請和授權數雙降

(2)從投資來看:較2019年和2020年來看,投資事件不降反升,投資規模趨于理性

(3)從人才需求來看:技術人才的需求大幅度提升,人才爭奪趨于激烈。

(4)從監管政策來看:金融監管步入正軌,利好政策頻出。

2聲紋識別的應用領域
(1)語音檢索:電話錄音或者視頻信息以及各種媒體中存在大量的語音信息,當人們對于某特定的說話人較為感興趣的時候,可以采用語音檢索的方式,檢索出大量特定說話人相關的語音資料。
(2)醫學領域:采用聲紋識別的方式,有助于醫生對聲道的特性進行研究,從而診斷患者的病情。
(3)軍事領域:聲紋識別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十分的廣泛,可以用于戰場中的偵查,快速的識別要偵聽的對象并進行錄音,并且當收到上級的電話命令的時候,可以采用聲紋識別的方式對其身份進行確認,防止被冒充。
(4)語音控制:采用聲紋識別的方式可以指定機器完成用戶要求的操作,從而不需要手的控制,例如語音撥號。
(5)網絡安全:采用傳統的文本密碼的方式進行認證,經常會遭到木馬的竊取,采用聲紋識別的方式,很難將其進行復制和竊取,可以更為有效的保證用戶的信息安全。

3 聲紋識別相關政策及發展
(1)標準頒布:2018年11月,我國金融領域第一個生物特征識別安全應用技術標準《移動金融基于聲紋識別的安全應用技術規范》出臺。
(2)產品認證:2019年10月,市場監管總局、央行對外發布了《金融科技產品認證自錄(第一批)》,聲紋識別系統作為唯一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產品被納入首批認證目錄。
(3)場景征集:2020年2月,《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范》正式實施。此次《規范》對個人信息按照敏感程度進行了界定,動態聲紋密碼被列入C2級別敏感程度。這是“動態聲紋密碼”首次從“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中脫離出來,和動態口令并列。作為—種隱私敏感程度較低的個人信息類型被行業認可。2020年9月,中關村管委會發布2020年金融科技支持資金征集示范應用場景的通知,基于聲紋識別等前沿技術在遠程開戶模擬場景的應用被列為金融科技示范應用場景重點方向。
(4)試點應用:2020年11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聲紋識別金融服務試點應用取得初步成效;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實現以聲紋識別等新型網絡身份認證技術,提升金融服務可得性和滿意度。
4 聲紋識別相關企業
聲紋識別的相關企業有科大訊飛、捷通華聲、得意音通技術、快商通、聲智科技等,從聲紋識別相關廠商成立的時間軸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2000年前后:第一批公司成立,主要是老牌語音廠商。
2005年前后:第二批公司成立,主要是深耕聲紋的專業廠商。
2015年前后:第三批公司成立,主要是貼著AI標簽的創業公司。最近兩年,BAT等大公司也相繼在聲紋領域開始布局。
推薦閱讀:《AIIA:中國聲紋識別產業發展白皮書2.0(3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