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材料是什么
新材料主要是指新近發展或正在發展的具有優異性能的結構材料和有特殊性質的功能材料。它的結構材料主要是利用它們的強度、韌性、硬度、彈性等機械性能。如新型陶瓷材料,非晶態合金
(金屬玻璃)
等。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其所具有的電、光、聲、磁、熱等功能和物理效應。近幾年,世界上研究、發展的新材料主要有新金屬材料,精細陶瓷和光纖等等。其中新材料按組分為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如陶瓷、砷化鎵半導體等)、有機高分子材料、先進復合材料四大類。按材料性能分為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結構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學和理化性能,以滿足高強度、高剛度、高硬度、耐高溫、耐磨、耐蝕、抗輻照等性能要求;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電、磁、聲、光熱等效應,
以實現某種功能,如半導體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熱敏材料、隱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彈、氫彈的核材料等。新材料在國防建設上作用重大。例如,超純硅、砷化鎵研制成功,導致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誕生,使計算機運算速度從每秒幾十萬次提高到每秒百億次以上;航空發動機材料的工作溫度每提高100℃,推力可增大24%;隱身材料能吸收電磁波或降低武器裝備的紅外輻射,使敵方探測系統難以發現等等。

2、新材料發展
世界材料產業的產值以每年約30%的速度增長,化工新材料、微電子、光電子、新能源成了研究最活躍、發展最快、最為投資者所看好的新材料領域,材料創新已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之一,也促進了技術的發展和產業的升級。
化工新材料是國家重點扶持的低碳經濟領域新興產業之一,根據《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和《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化工新材料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石油和化工“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力爭到2015年,國內高端化工新材料整體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縮小到10年左右,達到本世紀初國際先進水平;《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十二五”化工新材料發展重點包括:特種合成橡膠、工程塑料、高性能纖維、氟硅材料、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復合材料等領域。
國內化工新材料市場存在巨大的市場缺口,進口量占據國內大部分市場份額,國內化工新材料整體自給率在56%左右,其中新領域的化工新材料自給率僅為52%,工程塑料和特種橡膠自給率僅為35%和30%。
化工新材料產品都會經歷產品毛利率波動和進口替代率不斷上升的過程。在化工新材料進口替代過程中,多數產品供大于求的矛盾不突出,部分產品供不應求,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產能擴張即能獲得與投資成正比的利潤,多數企業能實現持續快速增長。高壁壘帶來高的回報,尖端化工新材料產品毛利率在70%以上,遠遠超過大宗化學品15%左右的行業平均利潤。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精選】2021年全球視角下國產新材料發展機遇分析報告(24頁).pdf
【精選】2021年航天軍工行業新材料產業鏈分析報告.pdf
【精選】2021年PVA行業皖維高新企業新材料業務分析報告(1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