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GSMA:5G時代的邊緣計算中國發展報告(附下載地址)

GSMA:5G時代的邊緣計算中國發展報告(附下載地址)

?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本報告分別從技術、應用、市場前景、機會、商業模式、政策法規多個角度,剖析了邊緣計算生態的現狀和未來發展。在重點關注中國之前,本報告將先從全球角度出發進行概述。

雖然邊緣技術可以部署在任何移動網絡或固定網絡上(并與之集成),但5G才是推動絕大多數邊緣計算應用的網絡接入技術。因此,本報告聚焦5G網絡中的邊緣計算,旨在為中國邊緣技術利益相關方解決面臨的關鍵問題。

報告摘要

隨著全球移動產業邁向5G,邊緣計算在全球獲得空前關注

相比完全基于云的傳統模型,新的場景需要更為去中心化的計算和組網方式,這推動了邊緣計算從概念階段向早期部署過渡。美國、歐洲、中國和亞太發達市場的電信運營商、網絡供應商和云服務公司正在試點并發行早期商用產品。目前,邊緣技術試點大多在4G或早期5G網絡上進行,但移動生態圈希望借助5G的逐步部署,推動更大規模的邊緣部署。

部分算力從云端遷移到邊緣,很大程度上可以視為以運營商為中心的技術轉移,這種技術轉移基于以往網絡軟件化和虛擬化等的發展成果,并在5G部署中發揮作用。繼協力定義移動邊緣計算(MEC)及相關標準之后,業界開始大力探索MEC技術在各種行業應用中的價值,并希望通過MEC和5G技術進一步加深連接和計算的融合。

盡管邊緣計算各項試點持續有所進展,但圍繞最佳邊緣位置、邊緣投資規模以及實際商業模式,仍有一些關鍵問題亟待解決。

中國的獨特前景:在邊緣計算、5G和物聯網領域均處于領先地位  

根據實驗網和早期商用部署的速度,顯然,中國產業生態力求在邊緣計算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眾多公司正全力推動邊緣計算的發展,其中三大電信運營商以及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等主要網絡供應商發力最大。邊緣計算生態的合作也在本地產業組織(ECC、CAICT、CCSA、5G DNA)和國際組織(ETSI、3GPP、GSMA)的推動下不斷擴大。

中國政府致力于將中國打造為新型技術強國,而工業4.0是推動數字化進程的主要驅動力,為5G和物聯網的發展提供支撐。中國擁有全球最大、最發達的物聯網市場,三大運營商制定了宏大的5G規劃,包括計劃從2020年推出的5G SA網絡。中國在5G和物聯網領域的領先地位為邊緣計算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產業環境,運營商處于該產業的核心地位。

中國的技術視角:5G的確定性和邊緣位置的不確定性

盡管各方一致認為5G將是推動中國邊緣計算部署的關鍵接入技術,但就邊緣的具體位置以及不同行業場景所需的邊緣技術看法不一。

許多受訪公司表示,針對智能工廠、智慧港口和智慧園區等,應就近部署邊緣技術以支撐關鍵應用,為其提供超低時延、實時處理分析、安全可靠網絡等一體的最優運行環境。如果需要覆蓋更廣范圍的應用場景,包括智慧城市、自動駕駛、云/邊緣沉浸式游戲以及通過移動終端接入和使用的其他服務,那么以區或市為顆粒度來部署邊緣基礎設施將更加經濟有效,在這些場景下,中國運營商通過快速部署5G并結合網絡切片技術,可以提供所需的網絡能力。

關于邊緣位置并沒有統一的答案。邊緣位置的確定取決于多種因素,諸如各種邊緣計算應用的具體要求(時延、帶寬、實時分析能力、傳輸數據量、安全性)、技術(邊緣配置、云和設備之間的距離等)以及業務需求(實際需求、經濟性)。

中國邊緣計算應用:自動駕駛、智能制造、游戲將引領潮流 

邊緣計算最適用的場景需至少滿足以下一項(或全部):超低時延(通常小于10毫秒的往返時間),實時計算、渲染和分析的實時處理,大容量數據傳輸,確定性組網。除了技術要求之外,安全和數據保護也是推動邊緣計算的關鍵因素。眾多場景需要具備上述網絡能力,但應用時間有所不同。

? 受訪公司反映,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對邊緣計算的需求最大。然而,要達到4級或5級自動駕駛,需要進一步完善立法層面和提高車輛技術,并大量投資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因此預計在中國,自動駕駛相關的邊緣計算會于2023~2025年才開始初具商用規模。

? 工業4.0提供了一系列有發展潛力的邊緣應用場景。中國經濟高度依賴工業領域發展(占GDP的41%),因此提高生產率至關重要。高度自動化的成功取決于能夠滿足高精確度閾值和實時分析的低時延網絡連接。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結合5G、切片以及部署在工廠附近(理想情況是部署在工廠內部)的邊緣計算基礎設施。目前,智能工廠和智慧港口已經初顯發展勢頭。

? 基于邊緣和AR/VR技術的游戲和電子競技預計會在2021~2022年間得到強勁發展,但這需要更廣泛地部署邊緣計算基礎設施??紤]到游戲的實時性,要保障固定用戶體驗所需的時延則需相應的5G技術和邊緣計算能力。云對于一些沉浸體驗要求更高的應用來說可能太遠,另一方面從空間和設計的角度將所有計算能力內置在設備中也是不可行的??紤]到所涉及的內容,在邊緣節點存儲內容還會提升回傳網的利用效率?,F場活動直播(如智慧體育場)、現場電視制播也能從5G和邊緣計算中受益,且不需要進行大范圍的邊緣側部署。

邊緣計算為中國生態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近90%的受訪公司認為邊緣計算是5G時代創收的機會。但就邊緣計算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而言,各公司考慮的出發點不盡相同。

? 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認為,邊緣計算發揮了5G優勢,是面向行業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下一個超越連接的市場機會。三大運營商的云市場份額比阿里、騰訊小,因此可通過網絡切片來探索新的應用場景,以及發揮云、邊緣、核心電信網絡的集成優勢從而為運營商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5G網絡也是一種商業機會,在網絡邊緣孵化5G業務生態。

? 網絡設備供應商——隨著邊緣計算、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與核心網和接入網的融合規模不斷加大,復雜性不斷增長,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等企業將日漸成為中國運營商和有意部署邊緣計算的云服務公司的關鍵合作伙伴,特別是針對基于現有電信基礎設施設計的符合3GPP標準的邊緣計算基礎設施。供應商面臨的挑戰在于,不僅要設計真正無縫的端到端網絡轉型解決方案,還要在更大范圍內創造新的 B2B2B 市場模式(供應商-運營商-企業),促進 ICT 和垂直行業之間的聯接。

? 主要云服務提供商——對于阿里、騰訊和其他云服務公司而言,邊緣計算是對其云能力和云服務產品的擴展。這些公司與中國各行各界企事業廣泛建立了合作關系,并擁有豐富的云資源以供使用。然而,緊緊圍繞5G技術構建的邊緣計算架構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將云服務企業帶入一個分布式計算的新領域,特征包括大規模的移動互聯設備以及需要邊緣/云深度協同編排。與此同時,云服務提供商正在尋求將邊緣計算技術應用到基于互聯網的消費者業務中(例如云游戲)。

中國運營商的商業模式:仍在探索 

中國運營商預計分三步部署邊緣計算,這也反映了5G網絡逐步部署的態勢以及行業和企業的數字化速度。

? 第一波(2018~2020年):實驗網及定制化小規模部署。在這一階段,邊緣部署主要涉及專門的場景,旨在滿足智慧港口、智慧園區和智能工廠的需求,邊緣基礎設施大多就近部署在現場。市場教育是吸引企業的關鍵。

? 第二波(2021~2023年):初具商用規模。隨著中國運營商大規模部署5G網絡(GSMA智庫預測,截止2023年底5G網絡將覆蓋中國60%的人口),自動駕駛、體育賽事和游戲等邊緣計算應用也將進行更多探索,邊緣基礎設施部署在基站匯聚點附近、區縣/市區、區域數據中心。

? 第三波(2024年以后):成為主流。隨著5G技術的成熟,5G設備成本的降低,以及移動行業和企業之間的協作加深,邊緣計算部署的規模將逐漸得到擴大。自動駕駛和智能制造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更有利的環境,邊緣部署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隨著規模增長,邊緣計算的經濟性以及效率都得到提高(如納米處理),市場接受度也隨之提升。

邊緣計算的收入模式仍在摸索階段。對中國運營商來說,提供僅具備連接功能的邊緣計算場景能帶來的收入不高。一種更有趣(也更可能)的發展方向是,運營商來負責部署和管理解決方案所需的邊緣基礎設施,并提供相應的網絡連接、設備和IT服務。此外,運營商也可以向其他公司提供邊緣托管或共享業務。向價值鏈上游延伸,運營商可以選擇全棧模式(連接、設備、IT服務、平臺和智能分析),成為全面覆蓋企業客戶邊緣相關業務的合作伙伴。擁有領先的邊緣計算平臺,意味著運營商可以向第三方提供邊緣IaaS和邊緣PaaS解決方案,以及各種終端用戶應用所必需的連接、計費和網絡相關服務。這是價值高地,同時也是競爭最激烈的領域,云和ICT公司都瞄準了這個產業機會。(關注公眾號“三個皮匠”,獲取最新行業報告資訊)

1_頁面_01.jpg

1_頁面_02.jpg

1_頁面_03.jpg

1_頁面_04.jpg

1_頁面_05.jpg

1_頁面_06.jpg

1_頁面_07.jpg

1_頁面_08.jpg

1_頁面_09.jpg

1_頁面_10.jpg

1_頁面_11.jpg

1_頁面_12.jpg

1_頁面_13.jpg

1_頁面_14.jpg

1_頁面_15.jpg

1_頁面_16.jpg

1_頁面_17.jpg

1_頁面_18.jpg



本文標簽

本文由作者GSMA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研報】保險行業:金融板塊AH股折溢價分析和擇時策略-210331(25頁).pdf
【研報】保險行業:金融板塊AH股折溢價分析和擇時策略-210331(25頁).pdf

產品革新:產品記憶度+科技感,強化森馬DNA消費者對品牌的記憶度主要來自于 1)品牌傳遞的生活氛圍。如 MUJI 傳遞出的極簡生活方式;2)令人印象深刻的產品。如優衣庫的“搖粒絨”、“High-Tech”系列等;3)能夠產生關聯的情緒。如AJ 等。森馬休閑裝在品牌定位調整后,森馬產品也從“大眾化、主題不明確

金融行業:經濟轉型加速低估值金融板塊迎雙擊機會-220109(22頁).pdf
金融行業:經濟轉型加速低估值金融板塊迎雙擊機會-220109(22頁).pdf

1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行業行業研究研究 金融行業金融行業 金融金融行業行業或或迎迎估值修復估值修復機會機會 投資要點:投資要點: 橫縱對比,大金融估值處于橫縱對比,大金融估值處于歷史歷史底部底部 當前A股大金融行業不僅低于美股相應行業估值, 且幾乎處在自身歷史最低估值水平。在流動性整體寬松背景下,

金融行業專題研究:板塊底部徘徊把握修復先機-220103(17頁).pdf
金融行業專題研究:板塊底部徘徊把握修復先機-220103(17頁).pdf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1 證券研究報告 金融 板塊底部徘徊,把握修復先機 華泰研究 證券 增持 (維持) 銀行 增持 (維持) 行業走勢圖 資料來源:Wind,華泰研究 重點推薦 股票名稱 股票代碼 目標價 (當地幣種) 投資評級 中信證券 600030 CH 33

【研報】金融行業深度報告:順周期金融板塊布局正當時把握保險、銀行布局機會-210221(16頁).pdf
【研報】金融行業深度報告:順周期金融板塊布局正當時把握保險、銀行布局機會-210221(16頁).pdf

基本面修復+讓利壓力緩和+低估值驅動銀行板塊股價上行 (一)銀行基本面向好,信用成本壓力減輕,中收有望持續改善業績 V 型反轉,業績拐點進一步確認。2020 年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 19392 億元,同比增長-2.71% (前值:9M20YOY -8.27%),季度環比回升 5.56 個百分點,其中

S&P Global:金融科技關鍵板塊和趨勢報告(英文版)(19頁).pdf
S&P Global:金融科技關鍵板塊和趨勢報告(英文版)(19頁).pdf

金融科技公司利用技術支持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金融交易。技術進步、金融產品需求的變化以及金融服務領域的競爭,都在推動一波新的金融科技初創企業和投資浪潮,近年來吸引了人們對該行業的關注。初創公司正在創造產品和服務,以滲透到金融系統的新領域,并改變競爭格局。

【研報】非銀金融行業:保險中報否極泰來仍然全面推薦非銀板塊-20200830(20頁).pdf
【研報】非銀金融行業:保險中報否極泰來仍然全面推薦非銀板塊-20200830(20頁).pdf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保險中報否極泰來,仍然全面推薦非銀板塊 非銀金融行業 2020 年 8 月 30 日 王舫朝 非銀行金融分析師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口大街9號院 1號樓6層研究開發中心 郵編:10003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