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不僅在視覺上可起到烘托景觀自然氛圍的作用,同時也可發揮良好的生態效應。CBD對生物資源的定義是對人類具有實際或潛在用途或價值的遺傳資源、生物體或其部分、生物種群或生態系統中任何其他生物組成部分。它包括分子水平、細胞水平、個體水平、種群水平乃至于生態系統水平上的資源。

2.生物資源分類
生物資源包括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三大類。動物資源包括陸棲野生動物資源、內陸漁業資源、海洋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包括森林資源、草地資源、野生植物資源和海洋植物資源。微生物資源包括細菌資源、真菌資源等。從研究和利用角度,通常分為森林資源、草場資源、栽培作物資源、水產資源、馴化動物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遺傳基因(種質)資源等。
3.生物資源的特性
(1)生物資源的再生性
在自然和人為條件下,生物所具有的不斷自然更新和人為繁殖的能力。再生性是生物資源的基本屬性。為人類提供無窮無盡的各種產品。
(2)生物資源的可解體性
生物資源受自然災害和人為的破壞而導致某些生物種類減少以至滅絕的特性。每種生物都有自身獨特的遺傳基因,并且存在于該種生物的種群之中,任何其他的生物個體都不能代表其種的基因庫。生物資源破壞后難以自然恢復,從這個意義上看,生物資源是有限的。
(3)生物資源用途的多樣性
生物資源種類的多樣性和功能的多樣性,決定了其用途的多樣性。
(4)生物資源分布的區域性
生物總是生長在與其生態相應的環境中,而非一切地方都能生存。生物資源分布的區域性是人類進行開發利用生物資源的重要依據。
(5)生物資源的未知性
很多生物還不知或不完全知道其價值,即使已經認識、開發的生物資源,也不是完全清楚其所有的價值,如銀杏。
(6)生物資源獲取的時間性
不同生物種類,獲取有用物質的時間不一樣。 三月茵陳四月篙,五月六月當柴燒。
(7)生物資源的可引種馴化性
野生生物資源可以通過人為的引種馴化而成為家養生物。生物的引種馴化,不僅可以解決野生生物資源獲取的困難,而且可以拯救、保護瀕危物種,擴大分布區,提高產量。
(8)生物資源的不可逆性
生物資源屬可更新自然資源,在天然或人工維護下可不斷更新、繁衍和增殖;反之在環境條件惡化或人為破壞及不合理利用下,會退化、解體、耗竭和衰亡,有時這一過程具有不可逆性。
(9)生物資源的穩定性和變動性
生物資源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變動性。相對穩定的生物資源系統能較長時間保持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平衡,并對來自內外部干擾具有反饋機制,使之不破壞系統的穩定性。但當干擾超過其所能忍受的極限時,資源系統即會崩潰。不同的資源系統的穩定性不同。通常,資源系統的組成種類和結構越復雜,抗干擾能力越強,穩定性也越大。反之亦然。
以上梳理了生物資源的定義、分類及特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能源資源?分類有哪些?
什么是再生資源?生活中常見再生資源有哪些?
什么是海洋資源?保護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