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斯坦利國際資本公司于2021年2月發布了《氣候投資的基礎:氣候變化風險如何定價股票市場》。
報告指出,為了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各國確定了一條國家減排道路,最終將映射到不同的部門和各個公司。如圖1所示,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雄心壯志在其國家數據中心中反映出來,各不相同。
圖1:各區域國家數據中心的標準化相對目標水平

排放相關行業風險
圖2表明,公用事業、材料和能源部門的排放量和化石燃料儲量最高。(其他行業的一些公司在相關集團子公司也有化石燃料儲備。)
圖2:GICS部門排放指標分布

公司不僅因其排放而面臨氣候變化風險,還面臨來自供應鏈的風險以及產品和服務造成的排放。
工業部門(圖3)表明這些公司正在尋求改變其商業模式。
圖3:GICS部門“綠色”指標分布

綠色技術作為氣候變化風險驅動因素
綠色技術的開發和推廣是向低碳經濟過渡的另一個關鍵組成部分,也是IAMs內部運作的核心部分。
該公司分析中使用了兩個指標作為企業參與綠色技術的代表:低碳專利分數和企業在綠色收入中的份額。
低碳專利(或“綠色專利”)可以作為企業擁有綠色技術的代理,這反過來又可能導致實際的綠色收益增長。因此,它們有助于檢驗傳遞渠道的第一步。
綠色專利主要集中在材料、IT、能源和工業領域,而綠色收入主要集中在房地產、IT、金融、公用事業和工業領域(圖4)。
圖4:GICS部門的綠色收入份額與綠色專利得分

報告小結
在發達市場(不包括美國),研究我們發現,在股價和盈利增長方面,碳效率較高的公司與碳效率較低的行業同行相比,具有最大的相對業績優勢。
相比之下,新興市場的碳效率較低的公司表現優于“更環?!毙袠I的同行(盡管在過去兩年有所改善),這與新興市場雄心勃勃的國家數據中心一致。美國處于這些極端的中間。
氣候變化在研究期間發生了變化:碳密集型公司的賬面價值相對下降,這意味著市場開始有效地“貼現”與碳密集型活動相關的賬面價值。
相比之下,環保收入敞口較高的公司的市盈率有所上升,這意味著投資者愿意支付越來越高的溢價,以獲得有可能取代現有碳密集型基礎設施的技術敞口。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摩根斯坦利國際資本公司:氣候投資的基礎:股票市場如何定價氣候變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