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軟件是什么?
開源軟件(Open Source
Software),又稱開放源代碼軟件,定義為其源碼可以被公眾使用的軟件,并且此軟件的使用、修改和再發布也不受許可證的限制。
業界公認的開放源代碼軟件定義來自開源軟件促進會即OSI(OpenSource.Initiative)。OSI對開源軟件的定義共有十條。簡單來說,人們通常把能夠自由地獲取、修改和重新發布源代碼的軟件稱為開源軟件。相對應的,是那些不向公眾公開源代碼的軟件,通常就是商業軟件。
開源軟件的本質:“開源軟件實質上就是軟件權利人在前既公開其源代碼之信息,又明確其放棄軟件版權中的修改權和許可使用權及其報酬權,并以此為對價換取在后該軟件免費使用者或者修改者對后續開發之軟件同樣公開源代碼信息和明確放棄軟件之許可使用權及其報酬權、修改權的利益平衡模式?!?/p>

開源軟件發展歷程
1.理念萌芽期
軟件開源理念可以追溯到美國的計算機軟件產業初期,彼時一些開發者提了”自由軟件”的概念,核心理念是軟件不應該成為一種被私有化的商業資產,而應該成為一種公開、可免費獲得的公共資源,這一理念是后來的“開源軟件"概念的前身。
1976年美國《著作權法》修訂將軟件納入規制范疇,引起了眾多提倡自由軟件的開發者的不滿,加速了市場對一種開放、非私有的軟件開發和運營方式的探索。
2.模式探索期
但以美國市場為代表,80-90年代期間軟件產業加速發展,其商業價值已經非??捎^。此時市場更需要的是一種結合自由軟件所蘊含的創新性理念與私有軟件的創新性理念與私有軟件的商業化能力的發展模式,當今的“開源軟件”理念在此時應運而生。
1998年,開源組織OSI正式提出“開源”理念及其十大規范特性,開源軟件產業進入成長期。
20世紀末互聯網經濟的加速發展為開源軟件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3.戰略深化期
2010年之前,全球ICT龍頭中的部分企業已經為開源軟件產業領域提供了豐富的經驗,例如在1993年成立的RedHat公司以及在2008年開源的谷歌Chromium瀏覽器內核架構,本報告后文將有進一步介紹。2010年之后互聯網經濟進入蓬勃發展期,云計算、大數據計算、AI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地開始基于開源技術,開源對于企業打磨產品、構建生態的戰略意義也開始突顯。

開源軟件產業鏈

開源代碼的源作者/最初貢獻者:可能是企業、個人、工作室等主體,沒有任何限制源作者開源軟件作品的動機,可能是企業的戰略和市場決策,也可能是個人的愛好和對開源產業的支持聚焦到企業為主體的開源行為上來,企業進行開源運營可以選擇通過自身來開展,也可以將項目捐贈給開源基金會,由開源基金會進行直接的項目運營。
開源社區:指代一個開源項目在運營中所處環境,由不同的開源市場主體協同構成,以代碼托管平臺和開源軟件論壇為核心(二者可能合而為一),輔以市場宣傳、法律服務、專家指導、產業聯盟等機構和服務能力,協同開展項目的開源運營活動,促進項目發展。
開源項目的代碼在托管平臺上開放,二次開發者和最終用戶均可以免費取得。
在二次開發和使用過程中,開發者和用戶也會通過開源社區指出項目缺陷,為項目的發展帶來啟發和思考。
開源許可證類型
(一) 自由軟件基金會頒發的許可證GPL
在OSI出現以前,自由軟件基金會是開放源代碼運動的領導者。自由軟件基金會提倡"自由軟件"。為了讓GNU項目能夠永遠公開源代碼,并永遠免費讓人使用,自由軟件基金會的創始人和領導者Richard
Stallman革命性地定義出了第一個自由軟件的許可證: GNU的通用公共許可證(General Public License,簡稱GPL)。
(二)高等院校頒發的許可證BSD
許多想要通過開源軟件展示自己的軟件設計算法和編碼水平,期望獲得他人認可,或有大學主持和維護的開源軟件,出于這種目的向公眾開放源代碼的軟件作者可以選擇BSD.這種許可證對被許可人做了最少的限制,被許可人對源代碼擁有近乎絕地自由的使用權。
(三)商業公司頒發的許可證MPL
企業通過開源軟件謀求獲得廣泛推廣,并通過提供增值的產品或者服務來獲得商業收益的。這通常是商業企業選擇開源軟件的原因。如FireFox、
MySQL、Android等屬于這種情形。

開源軟件、自由軟件、免費軟件與商業軟件的區別
1.自由軟件
崇尚一種完全自由,并不涉及商業利益和收費與否的問題,它強調用戶擁有對使用軟件的絕對自由。即可以自由地運行、拷貝、修改、再發行。
2.免費軟件
是指免費提供給用戶使用的軟件,免費軟件可以是開源的、也可以是不開源的,可能是自由軟件、開源軟件、也可能是商業軟件。免費軟件本身是免費的,可是其硬件或者服務不一定是免費的。
3.商業軟件
可以收費,也可以免費,但其根本目標在于獲取經濟利益。
4.開源軟件
一種平衡自由軟件精神和商業軟件利益的完美存在,它意味著大家可以共享人類計算機科技成果,也可以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商業利益。
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出,開源精神不僅體現在自由,更體現在包容與共贏。
內容來源:《艾瑞咨詢:源遠·流長—2022年中國開源軟件產業研究報告(64頁).pdf》
推薦閱讀:
《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云邊協同關鍵技術態勢研究報告(2021)(31頁).pdf》
《中國人工智能開源軟件發展聯盟:2018中國人工智能開源軟件發展白皮書(159頁).pdf》《中國信通院:開源軟件知識產權風險防控研究報告(2019年)(4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