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底層技術平臺發展現狀
六成底層平臺運營不足2年
參與評估的28個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中,六成底層技術平臺運營時間不足2年,2017、2018年的下半年為發布高峰期。
原生區塊鏈公司占比最高,八成公司注冊資本在千萬元級以上
? 參與評選的28個技術平臺中,有19個為原生區塊鏈公司搭建;9個由大型科技公司搭建,其中已有7家科技公司已將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發展定位為核心戰略。
? 從搭建主體注冊資本分布來看,注冊資本在1千萬至5千萬元的公司數量最多,占比約為42.8%;注冊資本在1億元以上的公司占比約為35.7%。
三成公司研發年投入達千萬以上,32%公司研發人員超50人
? 在愿意披露研發投入的參選公司中,每年研發投入1000—2000萬元的公司最多,占比超六成。大型科技公司具有絕對的資金和人才優勢,如迅雷鏈每季度研發投入數千萬美元、FISCO BCOS每年研發費用占全行費用支出的30%。
? 原生區塊鏈公司中,趣鏈科技研發人員數量最多,約有270人左右;另外,復雜美和云象區塊鏈的研發人員都超過了百人規模;其它大多數原生區塊鏈公司研發人員在50人左右。
架構原創性占比約78%,五成平臺申請專利均超50個
? 本次參與評選的底層技術平臺中,有22個平臺聲稱其底層架構為自主研發,有10%的平臺是基Hyperledge Fabric和Ripple底層架構進行研發。
? 28個底層技術平臺中,單個企業專利申請數量超過50個的占比近五成,另外有近40%的企業發表過技術論文,發表的技術性論文共計28篇,說明國內企業非常重視底層技術的自主創新。
近五成平臺的總吞吐量過萬,開源趨勢愈發明顯
? 在吞吐量性能方面,近五成平臺的總吞吐量過萬,其中有3個平臺的總吞吐量可以達到百萬級別。另外,36%的平臺單鏈吞吐量在1000TPS到1萬TPS之間,29%的平臺單鏈吞吐量超過1萬TPS。
? 底層技術平臺開源趨勢愈發明顯,目前100%開源的底層平臺有7個,有12個底層平臺實現部分開源。
交易確認速度提效,但交易隱私保護欠缺
? 底層平臺交易確認速度大大提升,多數平臺都能做到秒級確認甚至毫秒級確認,有4個平臺交易速度在500毫秒以內。
? 九成平臺都采取了多種安全性措施,從身份安全、訪問控制、隱私保護以及防攻擊層面提高安全性,但僅有4個平臺有針對鏈上交易的隱私保護措施。
落地應用搶灘三大領域:金融、政務、貿易物流
? 近七成平臺落地項目超過3個以上的應用領域,金融、政務與貿易物流領域成兵家必爭之地。
? 在應用項目數量分布上,落地項目在50個以內的底層技術平臺占比超八成,其中落地項目在10個以內的占一半。
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案例一:迅雷鏈
迅雷鏈采用同構多鏈框架,率先實現了百萬TPS高并發,秒級確認的處理能力,支持超大規模應用及實際場景落地。此外,迅雷鏈還率先支持EVM、WASM雙虛擬機和支持包含國密在內的多套密碼算法。目前,迅雷鏈已發布了在金融、政務、司法、醫療、工業和民生六大核心領域,共計16個垂直場景的產品解決方案。
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案例二:螞蟻區塊鏈
螞蟻區塊鏈打造的國產金融級區塊鏈平臺,具有獨特的高性能、高安全特性,并且能夠支撐10億賬戶*10億日交易量的 “雙十億”超大規模場景應用。螞蟻區塊鏈已公布的全球專利申請數量超過1000項,自2017年至2019年連續三年蟬聯全球專利申請排行榜第一名。目前已獲得國內、國外授權的發明專利共32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4項,發表論文3篇。
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案例三:瑞策聯盟鏈
? 瑞策聯盟鏈通過底層區塊鏈系統對互聯網行業進行升級,實現互聯網行業的業務數據結構化上鏈,保證業務數據的真實、不可篡改和共享,最大化可信業務數據價值,突破互聯網巨頭重圍,實現基于區塊鏈的互聯網大數據生態。
? 在技術創新方面,瑞策聯盟鏈平臺依托"業務數據結構化上鏈"、"VDPoS共識算法"、"多主鏈+多子鏈架構"三大全球首創,實現區塊鏈的無限擴展能力,達到100萬+的業務數據TPS。(關注公眾號“三個皮匠”,獲取最新行業報告資訊)
瑞策聯盟鏈三大技術創新:
a) 首個基于VRF的VDPoS共識
b) 首個DPoS類共識的分片
c) 首個三維數據上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