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吸入制劑在治療哮喘和COPD方面有著重要作用,且目前整體國產化率還較低,是值得研發探索的一片藍海;那么呼吸吸入制劑未來到底會有怎樣的發展呢?國內有哪些相關的龍頭企業值得注意?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吸入制劑的未來發展趨勢
(1)國產呼吸吸入制劑仿制藥品繼續搶占市場:
2019年4月,中國呼吸吸入制劑研發、制造及銷售企業健康元推出了治療上呼吸道疾病的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霧化吸入器類型)并注冊申請獲批為化藥新4類。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是中國第一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呼吸吸入制劑仿制藥物。預計未來會有更多仿制藥品繼續被研發出來,逐漸搶占市場。
(2)中國呼吸吸入制劑滲透率上升:截至2019年,中國醫院治療哮喘與COPD使用呼吸吸入制劑、口服劑型與注射劑的比例約為60%、25%及15%,中國呼吸吸入制劑滲透率與美國相比差距明顯?,F今,一級醫院、樣本醫院與醫學協會等單位機構正通過臨床學術培訓的方式為三級基層醫院開展普及教育,指導三級基層醫院在臨床診療中首選呼吸吸入制劑治療哮喘或COPD。中國呼吸吸入制劑滲透率有望提升并縮小與美國差距。
(3)HFA替代CFC成為pMDI新拋射劑:相較于CFC,HFA不含氯離子,對臭氧層無破壞作用?,F今,行業內已有成熟的HFA呼吸吸入制劑藥品上市,預計未來HFA將在呼吸吸入制劑上有更為廣泛的應用。

中國呼吸吸入制劑行業競爭格局
(1)跨國藥企:憑借雄厚的資金、專業的技術積累、良好的口碑及產品優勢,跨國企業在呼吸吸入制劑領域深耕,持續研制出呼吸吸入制劑專利產品并延展銷售渠道網絡,形成壟斷格局。代表企業有阿斯利康、默沙東及勃林格殷格翰。
(2)本體藥企:中國呼吸吸入制劑行業為新興行業,本土藥企起步晚。在技術實力、資金資源及專利產品研發上,本土藥企與跨國藥企存在差距導致本土企業在中國呼吸吸入制劑行業中競爭優勢低,市場份額小。
(3)藥品集中度方面:布地奈德、沙美特羅替卡松、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噻托溴銨及沙丁胺醇這五類呼吸吸入制劑品種占據了約85%的市場份額。
(4)藥品類型方面:與跨國企業不同,中國本土呼吸吸入制劑研產銷企業受限于藥品研發及新藥審批難度大,所研發的呼吸吸入制劑產品95%以上均為仿制藥品。
國內呼吸吸入制劑龍頭企業
(1)長風藥業:2007年成立于江蘇,是一家家集吸入給藥技術與藥品開發、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創新型制藥企業。長風藥業專注于呼吸吸入制劑藥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包括氣霧劑、鼻噴劑、霧化劑與干粉劑四類。
(2)正大天晴:成立于1997年,是集科研、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創新型醫藥集團企業,擁有肝病、抗腫瘤藥物研發和生產基地。正大天晴產品管線涵蓋呼吸系統、抗病毒、抗腫瘤等9類。在呼吸系統領域,企業擁有噻托溴銨粉霧劑、三子止咳膠囊、富馬酸福莫特羅粉吸入劑與氯雷他定片四類藥品。
(3)京衛藥業:成立于1993年12月,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是一家業務為藥用氣霧劑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京衛藥業是中國最大、品類最多的藥用氣霧劑、噴霧劑生產廠家,已上市產品包括呼吸系統用藥、中樞神經系統用藥、皮膚粘膜用藥等,藥品生產許可范圍為氣霧劑、噴霧劑、吸入粉霧劑、吸入液等多種制劑類型。
以上就是有關于呼吸吸入制劑的未來趨勢、行業競爭格局和國內相關龍頭的全部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醫療行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參考資料
《頭豹研究院:2019年中國呼吸吸入制劑行業概覽(40頁).pdf》
推薦閱讀
呼吸吸入制劑是什么?呼吸吸入劑有哪幾種?
醫療設備有哪些?如何分類?對醫院發展有什么意義?
什么是數字醫療?包括什么內容?未來發展趨勢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