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人工智能引領未來
中國的人工智能 (AI) 和認知計算技術發展迅猛,很快將成為這一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短短幾年內,中國對人工智能的投資大幅增長;預計到 2030 年,將有望突破 1 萬億元。1.中國在深度學習領域出版的學術研究論文篇數已超越美國。2.此外,2010 至2014 年間,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的應用專利增至 8,410 項,相較于前五年(2005 至 2009 年)增幅高達 186%。3.中國共申請了 15,745 項人工智能專利,位居全球第二。 更重要的是,在巨額投資的推動下,人們紛紛做出人工智能投資,借此最大限度地加強經濟影響和促進經濟發展。在本項調研中,我們對中國地區來自 18 個行業的 485 名高管進行了訪談,汲取總結了他們的獨到見解,描繪了實用發展藍圖,推動實現人工智能引領的認知未來。

摘要
人工智能將使經濟形勢和各行各業實現根本性轉變。與過去很多其他類似的顛覆性技術一樣,盡管人們對于人工智能及相關技術的最終效應期望甚高,但最終有些企業會借勢而起,而有些企業則走向沒落。為確保利用人工智能實現發展,廣大中國企業及其他經濟利益相關方紛紛投入巨資來發展一系列技術,成果豐碩,業績驚人。根據中國政府推出的國家計劃,2020 年,中國核心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將增至 1,500 億元,2025 年增至 4,000 億元,2030 年更是有望突破萬億大關。
過去的三年里,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攜手經濟學人智庫、牛津經濟研究院及其他一些機構開展研究,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或認知計算的自然、經濟和商業影響。在本項中國地區研究中,我們征詢了 485 名中國首席體驗官、政府單位領導和教育機構負責人的意見。其間,還對一組特定商業領袖群體進行了訪談,我們稱之為“認知創新者”,這一群組在很多人工智能相關指標方面得分較高,我們綜合審視了他們的與眾不同之處。我們從職能層面深入分析了認知技術對于企業的影響,同時,根據中國企業領導者的具體態度,以及他們認為人工智能將會對自身企業和中國整體經濟局勢的最重大影響,確定了職能部門在人工智能投資方面的優先順序。

我們采用兩步走方法:首先,從可能的投資回報率或價值創造角度,對應優先投資人工智能的一系列職能領域進行排序,或者說劃分優先順序(此排序根據我們采訪的中國首席執行官 (CEO) 觀點得出);然后,按照相關領域領導者的觀點分別對每一個職能領域的特定活動進行排序。例如,根據首席財務官的觀點對財務職能領域的活動進行排序,根據首席人力資源官的觀點對人力資源職能領域的活動進行排序,諸如此類。
在 2017 年進行的快速開展認知創新6和加速企業重塑兩項研究中,我們分別就認知創新者全球趨勢和全球職能領域優先順序開展討論。
什么是人工智能?為何如此重要?
人工智能或認知計算是集理解、推理、學習和互動能力于一體的新一代信息系統,這些系統不斷積累知識,學習和了解自然語言。與傳統可編程系統相比,人工智能可以與人類進行更自然的互動。特定的人工智能技術(例如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可以與強化的預測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相結合,并通過機器人技術及其他形式的自動化技術獲得補充。因此,人工智能或認知計算可以推動實現全新形式的客戶互動、戰略性創新和業務轉型(見圖 1)。

中國的認知創新者
我們在首頁曾指出,為了更有效地理解特定態度和行動,盡可能發揮人工智能投資效益,我們確定了一小部分在認知技術采用方面表現出眾的受訪者。特別是,他們在五個特定方面獲得最高評分:
1.對認知技術及其理念的熟悉程度
2.創新領導力
3.關于認知能力對自身組織的重要意義的認識
4.行業對采用認知計算的意愿
5.能夠通過行動表明他們已經開始認知之旅
這組認知創新者規模相對較小,大約占受訪高管的 10%。相較于其他競爭對手,他們堪稱高績效典范,占比小但績效極為出眾。換言之,從收入增長和運營效率的角度而言,33% 的中國認知創新者成功趕超競爭對手,而在所有其他中國受訪者中,業績出眾者則僅占 10%。
中國的認知創新者幾乎一致認為,亟需對員工角色和技能做出重大調整。事實上,為了采用認知計算技術,他們已經開始培養所需的大量技能。正因如此,認知創新者通常能夠從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挖掘出重要價值(見圖 2)。

中國認知創新者主要將認知技術視為業務發展推動力量,他們將客戶保留率、收入增長以及客戶滿意度視為采用認知技術的主要理由;他們將認知能力視為推動產生新收入和顯著改善客戶體驗的核心要素(見圖 3)。

打造認知型企業
人工智能或認知技術的整體影響遠遠超過各部分之和。人工智能和認知計算將促進業務職能部門轉型,推動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為了探究這一影響,我們根據調研結果將企業分為 13 個主要職能部門,分屬前端、中端和后端部門(見圖 4)。

中國高管眼中的企業內部認知技術投資優先領域
全球受訪高管普遍預計,認知計劃將會帶來 15% 的投資回報。與此同時,據最新 IDC 支出指南顯示,到 2019 年,全球認知平臺支出將從 2016 年的 30 億美元大幅攀升至 310 億美元。
不過,為進一步具體剖析人工智能投資情況,我們根據首席執行官設定的認知投資最高預期回報或者其他某種戰略原則,按照他們在應用認知或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確立的部門優先級,對整個企業中的職能部門進行排序。在第二層分析中,為了在職能部門內部確定投資優先級,我們根據負責各項獨立職能的高管提供的數據對職能活動進行排序,例如首席風險官為風險與合規職能排定的人工智能投資優先級,諸如此類。
在對整個企業進行優先排序時,中國高管將產品開發部門放在首位。有趣的是,在全球性同類調研的中國區域部分,受訪者卻將產品開發部門排在最后。受訪中國高管將制造部門、風險部門和財務部門分列第二至四位(見圖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