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民幣一共經歷過幾次貶值嗎?人民幣貶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有哪些呢?下面的文章內容將對此做詳細解答。
人民幣經歷過幾次貶值?
2015年811匯改之后,人民幣一共經歷了四次比較明顯的貶值:
1.
2015年8月-2016年12月:811匯改后貶值預期較強,疊加美聯儲緊縮預期+中國降準降息,人民幣出現貶值。利率方面,國內面臨產能過剩、房地產高庫存和外需放緩等壓力,疊加委外需求不斷膨脹,利率整體下行,中美利差維持震蕩走勢。
2.
2018年2月-2018年10月:中美貿易摩擦+國內信用收縮,股市大跌,人民幣貶值。利率在經濟悲觀預期之下持續下行,同時美聯儲連續加息,中國多次降準,中美利差大幅收窄。
3. 2019年2月-2019年9月:國內經濟低位企穩,但中美摩擦不斷,并從貿易擴展到科技等領域,人民幣持續貶值,利率整體震蕩下行,中美利差走擴。
4.
2020年1月-2020年5月:國內疫情爆發,經濟按下暫停鍵,股市大幅下跌,人民幣貶值,利率快速下行。但貶值趨勢并未持續太久,隨著美聯儲大幅寬松,5月后匯率重回升值通道。

近期,人民幣匯率快速走弱,但對比其他發達經濟體貨幣,人民幣的相對表現并不差。
短期內,美元指數將是影響人民幣匯率的關鍵因素,人民幣或繼續承壓。中長期來看,美元指數或將在二季度后出現拐點,伴隨著我國基本面企穩,人民幣或重新走強。此外,央行應對匯率波動的政策工具箱豐富,若美元指數持續上行,并導致人民幣繼續加速貶值,或引發政策層面的調控。對于金融市場而言,股票市場對于人民幣走貶的反應已經有所鈍化,反而人民幣貶值邏輯下部分以出口為主的制造業行業或迎來潛在機會,例如紡服、機電、汽車、輕工制造等;債市方面,外資減持壓力最大的階段已經過去,預計后續人民幣貶值對債市外資流出的影響相對有限。
人民幣的相對表現并不差
本輪人民幣貶值呈現“速度快+幅度大+離/在岸價差大幅走闊”的特點。從本幣兌美元的匯率來看,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的貨幣表現相比,人民幣本輪的貶值實際上相對溫和。年初至今,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約6.1%,表現僅弱于加元和澳元,其貶值幅度也遠低于歐元、英鎊、日元等發達經濟體貨幣。放眼人民幣與其他主流貨幣之間的兌換關系,主要貨幣兌人民幣的即期匯率有漲有跌,并未出現人民幣較大部分貨幣均走弱的情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近期人民幣的弱勢更多的是因為美元走強。
央行政策工具箱豐富,人民幣短期承壓后或重新走強
本輪人民幣持續貶值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國內局部地區疫情對于國內供應鏈造成短期擾動,出口增速在多重壓力下回落,國內經濟基本面承壓;二是美元指數表現強勁,并通過“美元指數-一籃子貨幣匯率-人民幣中間價-人民幣即期匯率”的傳導路徑會對人民幣構成被動貶值的壓力。后續來看,短期美元指數將是影響人民幣匯率的關鍵因素,人民幣或繼續承壓。中長期來看,隨著美聯儲加速緊縮政策的落地,以及歐盟等經濟體逐步收緊貨幣政策,美元指數或將在二季度后出現拐點。伴隨著國內基本面企穩,人民幣貶值預期趨緩或使得“持幣觀望”的外貿企業轉為結匯,或將支撐人民幣重新走強。央行在引導外匯預期、應對匯率波動方面的政策工具箱豐富,包括但不限于啟動逆周期因子、調整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等。若美元指數持續上行,人民幣繼續加速貶值,或引發政策層面的調控。
人民幣走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幾何?
(1)宏觀經濟:需中性看待人民幣貶值影響,雖然貶值或帶來一定的資本外流壓力,但其也有利于釋放出口潛能。隨著人民幣持續貶值,一方面,出口企業有望獲得匯兌收益;另一方面,人民幣貶值導致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有所回落,企業在產品價格方面的競爭力有所提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更多的利潤。
(2)股票:短期內市場對于人民幣走貶的反應有所鈍化,人民幣貶值邏輯下部分以出口為主的制造業行業或迎來潛在機會,例如紡服、機電、汽車、輕工制造等。
(3)債券:外資減持壓力最大的階段已經過去,預計后續人民幣貶值對債市資金流出的壓力或也相對有限。國內經濟基本面邊際好轉和貨幣政策更偏結構性工具或使得10年期國債收益率短期震蕩。中長期而言,國內復工復產持續推進、供應鏈也將逐步修復,寬信用“雖遲但到”、預計后續也將逐步開啟,疊加豬周期對于國內CPI的拉動,10年期國債收益率或將逐步上行。
以上就是對人民幣貶值一些相關內容的介紹了,更多相關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什么是人民幣國際化?貨幣國際化的好處與風險分析
什么是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特點與優勢介紹
數字人民幣是什么意思?與其他貨幣形式的區別在哪?
什么是cips系統?參與者包括?cips跨境支付系統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