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戰略性新興產業概念
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是指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成長潛力巨大的產業,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既代表著科技創新的方向,也代表著產業發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綜合效益好等特征。其中在《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把節能環保、信息、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作為現階段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2、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1)信息技術產業
關于省域“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關規劃中信息技術產業的重點方向,11個省域提出建設基礎設施、25個省域提出發展大數據、27個省域提出發展信息技術核心產業、13個省域提出發展人工智能、21個省域提出發展“互聯網”。
根據每個區域的產業基礎與資源優勢,信息技術產業在各區域的側重也略有差異。在基礎設施方面,西部地區政策支持力度較大。青海省提出“寬帶青?!?、“數字青?!钡恼呃砟?,積極倡導推進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四川省提出將深入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代信息基礎設施;廣西壯族自治區提出深入實施“寬帶廣西”戰略,建設新—代國際光通信示范網絡、小語種信息服務平臺、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應用等重大專項,促進三網融合,加快光纜到村建設。在“互聯網”方面,黑龍江省提出加快研究開發物聯網在農業、能源、運輸業、信息產業、醫療衛生等領域的應用技術,以及傳感器及物聯網應用技術、射頻識別技術,推動物聯網在醫療、煤礦安全生產、松花江水質水災檢測領域的應用;吉林省提出“互聯網”工業、現代農業、服務業,以及“互聯網”安全軟硬件技術產品研發生產、試點示范和推廣應用;遼寧省提出“互聯網”協同制造及“互聯網”益民服務方向相關政策。
(2)高端裝備制造業
關于省域“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關規劃中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方向,25個省域提出發展航空產業、14個省域提出發展衛星及應用產業、25個省域提出發展軌道交通產業、16個省域提出發展海洋工程裝備相關產業。
根據不同區域的產業基礎與資源優勢,高端裝備制造業在各區域的側重略有差異。西部地區多省域著重發展衛星及應用產業。甘肅省突出推動北斗導航與移動通信、地理信息、衛星遙感、移動互聯網的融合發展;四川省提出積極推進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關鍵裝備、星上高精密光電測量裝備升級,推動衛星通信、導航、遙感應用系統開發,發展衛星運營增值服務;新疆提出大力推動全球定位系統/北斗導航衛星應用,形成持續穩定的衛星遙感、通信、導航等空間信息服務能力。東部地區根據地理優勢,對海洋工程裝備有較多的涉及。
(3)新材料產業
關于省域“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關規劃中新材料產業的重點方向,26個省域提出發展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前沿新材料,23個省域提出發展高端金屬結構材料,27個省域提出發展先進高分子材料,24個省域提出發展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根據不同區域的產業基礎與資源優勢,新材料產業在各區域的側重略有差異。浙江省提出以加快材料工業升級換代為主攻方向,重點發展氟硅新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電子信息用化學品、增材制造(3D打印)材料、新型顯示材料、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化工新材料等,加快碳纖維、石墨烯、納米及生物基材料下游應用領域相關產品的研發、產業化及規?;瘧?云南省提出圍繞鈦及鈦合金新材料、稀貴金屬新材料、錫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半導體材料、新型儲能電池、大容量動力電池、液態金屬等,實施新材料重大科技專項;北京市提出要提升新材料的智能制造水平,推動基礎材料產業調整與新材料產業發展相互融合滲透,重點推進高端前沿新材料發展,建設好新材料研發中心;天津市提出研發戰略性新材料,培育高性能新型功能材料,發展輕質高強合金等高性能材料,做大綠色化工材料,突破新型能源材料等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建設國內領先、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新材料研發制造基地。
(4)生物產業
關于省域“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關規劃中生物產業的重點方向,各省域均提出發展生物醫藥、21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醫學、20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農業、16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制造、12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服務、15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能源。東部地區10個省域均提出發展生物醫藥產業,8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醫學產業,6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農業產業和生物制造產業,5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服務產業和生物能源產業;中部地區6個省域均提出發展生物醫藥產業,4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醫學產業、生物農業產業、生物能源產業,3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制造產業,2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服務產業;西部地區10個省域均提出發展生物醫藥產業,8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農業產業,7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醫學產業,5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制造產業,4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服務產業和生物能源產業;東北地區3個省域均提出發展生物醫藥產業,2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醫學產業、生物農業產業、生物制造產業、生物能源產業,1個省域提出發展生物服務產業。
根據不同區域的產業基礎與資源優勢,生物產業在各區域的側重略有差異。西部地區著重發展生物農業。陜西省在生物育種、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生物飼料、生物獸藥及獸用生物制品、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等方面均有提及;青海省提出建設特色生物種質資源庫,構建高原特色生物資源安全保障和開發利用技術標準體系。東部地區重點發展生物醫學。上海市在干細胞與組織功能修復、國際人類表型組、合成科學與生物創制等高端生物醫學方面提出了相關的政策指導;山東省提出發展生物醫學工程高端產品,構建智能診療體系;福建省提出重點發展數字醫學影像設備、醫用直線加速器、新型放療和熱療設備、人體功能狀態檢測設備、治療微系統等高端診療設備。
(5)新能源汽車產業
關于省域“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關規劃中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點方向,27個省域提出發展整車、25個省域提出發展動力電池產業、13個省域提出發展燃料電池汽車。
根據不同區域的產業基礎與資源優勢,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各區域的發展側重點略有差異。山東省提出推動整車企業建設低能耗與新能源汽車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建設配套體系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推動低速電動車發展,著力滿足鄉村出行需求、推動國IⅣ及以上低能耗發動機在重卡汽車上的推廣應用;遼寧省提出研究和開發AO級純電動轎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和新能源公交車;湖北省提出要進一步擴大中小型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規模,圍繞整車驅動系統、控制系統進行技術研發和品質提升;甘肅省提出要加快發展新能源乘用車、公交車、專用汽車和低速汽車,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車儲能、驅動、控制、充電、試驗、檢測等關鍵技術以及整車集成技術。
(6)新能源技術產業
關于省域“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關規劃中能源新技術產業的重點方向,13個省域提出發展核電、24個省域提出發展風電、25個省域提出發展太陽能、12個省域提出發展“互聯網”智能能源。
根據不同區域的產業基礎與資源優勢,能源新技術產業在各區域的側重略有差異。東部地區著重發展“互聯網”智慧能源。上海市提出重點開展智能電網用戶端綜合能源服務云平臺技術的研發,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開展精細化用電、高效節能和需求側響應等增值服務研究,為大用戶直購電、新能源和節能改造及售電服務等提供技術支撐,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廣東省提出大力發展智能電網技術,加快研發分布式能源、儲能、智能微網等關鍵技術,大力發展“互聯網”智慧能源,大幅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河北省提出推動超導特高壓傳輸技術研發和應用,推進先進傳感量測技術、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與輸配電基礎設施的高度集成,提高電網需求響應和智能負荷水平,構建智能化電網。
(7)節能環保產業
關于省域“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關規劃中節能環保產業的重點方向,26個省域提出發展高效節能產業和先進環保產業、25個省域提出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
根據不同區域的產業基礎與本地需求,節能環保產業在各區域的側重略有差異。東部地區著力發展高效節能產業。福建省提出發展高效節能鍋爐窯爐自動化控制、低溫煙氣余熱深度回收、非晶變壓器、高效電動機等工業節能設備,以及高效照明產品、節能汽車等節能產品;海南省提出研究智能電網、交通節能、建筑節能、半導體照明、LED照明、工業節能等新—代節能技術;山東省提出推進工業節能,推動建筑節能。西部地區側重發展先進環保產業。重慶市提出要推動節能環保裝備(產品)專業化、成套化、系統化、標準化發展,推動環境污染治理產業、環境監測產業及生態保護與修復產業;四川省提出優先發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技術及裝備,以及生活垃圾、污泥等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及設備;內蒙古自治區提出要發展用于污水凈化、黃河水沙分離、土壤修復的關鍵技術工藝及模塊化集成設備,并發展高效的環境污染防治技術。
(8)數字創意產業
關于省域“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關規劃中數字創意產業的重點方向,12個省域提出創新數字文化創意技術和裝備、豐富數字文化創意內容和形式,11個省域提出提升創新設計水平,5個省域提出推進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根據不同區域的產業基礎與資源優勢,數字創意產業在各區域的側重略有差異。吉林省提出要加快發展數字文化創意技術和裝備,豐富數字文化創意內容和形式,提升創新設計發展水平,促進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安徽省提出發展創新數字文化創意技術和裝備,豐富數字文化創意內容和形式,提升設計服務水平,逐步形成文化引領、技術先進、鏈條完整的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格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提出鼓勵發展以少數民族文化為藍本的文化網絡休閑游戲、手機游戲、在線影視動漫產業,積極向中亞推廣宣傳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數字內容產品;內蒙古自治區提出重點突破數字文化、數字出版、數字動漫、數字旅游、游戲設計制作、文化創意服務、民族藝術品生產數字化等關鍵技術,支持開發3D**民族建筑技術;浙江省提出加快發展數字閱讀產業,鼓勵發展網絡視聽、網絡表演、在線演出等產業,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加強數字出版產業發展,鼓勵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核心技術創新發展。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研報】“十四五”按圖索驥系列二: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問七答(15頁).pdf
【公司研究】合盛硅業-首次覆蓋:新興產業帶來增量需求工業硅霸主未來成長可期(26頁).pdf
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哪些,分類具體明細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