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生物產業政策的發布和生物醫藥產業化的推進,物試劑采購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長,行業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本文將梳理了生物試劑行業產業鏈及市場現狀,以供參考。
1.生物試劑行業產業鏈
生物試劑產業鏈上游為生物、化學原料、生產設備、包裝材料及耗材供應商。
其中,化學原料包括:高純度氯化鈉、碳酸鈉、谷氨酸、檸檬酸等精細化學品;生物原料包括:抗原、抗體、生物酶、高分子微粒材料等活性生物制品。
生產設備包括:機械、電子元器件、光學器件、軟件控制、切割工具、天平及關聯產品等。
包裝材料及耗材包括:吸量管、移液器、離心管、細胞培養產品、PCR試管、培養皿等多種產品及設備。
生物試劑產業鏈下游客戶群體:包括科研院校、高通量測序服務企業、體外診斷試劑生產企業、制藥企業及CRO企業等。

2.生物試劑行業市場現狀
(1)總體市場規模及預測
我國生物科研試劑行業發展較晚,總體規模較小,但近年來保持著高速增長,據Frost & Sullivan
數據顯示,2015年-2019年間,我國生物科研試劑行業市場規模從72億元增長至13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7.1%,遠高于全球8.1%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到2024年,我國生物科研試劑市場規模將達到260億元,2019-2024年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8%。

(2)細分市場情況
我國生物科研試劑行業主要由分子類試劑、蛋白類試劑和細胞類試劑組成,根據Frost &
Sullivan數據,2019年,上述三個細分領域市場占比規模分別是50.9%、29.4%和19.7%。

分子類試劑是我國生物科研試劑中最大的細分市場。根據Frost &
Sullivan的測算,我國分子類試劑市場規模將從2015年的39億元增加至2024年的12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26%。

(3)生物試劑市場競爭格局
我國生物試劑行業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初,由于起步較晚,我國生物試劑行業企業與海外跨國企業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市場份額占比最大的分子類生物試劑細分市場為例,據Frost
& Sullivan數據顯示,我國生物分子類試劑市場仍主要被進口產品占據,賽默飛、凱杰、Takara
和BioRad四家外國企業在2020年所占據的分子類試劑市場份額合計超過42%,國內產品的進口替代空間較大。
國產企業方面,分子類生物試劑龍頭主要是諾唯贊、全式金、康為世紀、愛博泰克與翎圣生物。
3.中國生物試劑行業規模全景展望
預測到2025年,整體生物試劑規模將達到433億元,5年復合增長率為20%;細分領域來看,分子類增速將在未來幾年來恢復至較高水平,蛋白類在重組蛋白與抗體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將成為生物試劑行業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

以上梳理了生物試劑行業產業鏈與市場現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分析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生物制藥?公司有哪些?中國生物制藥公司TOP10
生物試劑公司有哪些?2022全球生物試劑代表企業梳理
2022生物實驗室一次性耗材公司有哪些?生物實驗室耗材龍頭企業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