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捷研究院發布了報告《消費品和零售供應鏈戰略謀變》。
疫情如何影響消費品及零售(CPR)組織的供應鏈?
1.在大流行早期,CPR組織的供應鏈面臨嚴重中斷。
疫情對主要CPR企業的供應鏈產生了巨大影響:63%的消費品公司和71%的零售商表示,它們的供應鏈至少需要三個月才能從中斷中恢復過來(見圖1)。
圖1 由于疫情, CPR公司的供應鏈受到了嚴重影響

2.波動的需求和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加上運輸和物流的限制,在許多層面上挑戰了供應鏈。
如圖2所示:CPR公司面臨的最大供應鏈挑戰

77%的消費品公司和70%的零售商在供應鏈的端到端監控方面存在困難。
75%的消費品公司和71%的零售商在提高或降低產能方面面臨困難。
由于缺乏關于需求波動的數據,66%的消費品公司和69%的零售商在需求規劃方面存在困難。
68%的美國購物者未來會更多地在路邊取貨,60%的人會在店內的儲物柜或取貨點取更多的網購商品。消費者需求的轉變將影響零售商的人員配備和資源考慮。
3.消費者需求迅速轉變,使得供應鏈變得脆弱。
多個國家的封鎖和其他指導方針讓消費者感到焦慮和不確定。這種焦慮,加上轉向在家工作,導致了恐慌性購買和不可避免的缺貨。我們發現,70%的消費品公司和65%的零售商由于頻繁缺貨而失去銷售。
與此同時,消費者的偏好變化得非???。例如,2020年11月,43%的消費者表示將購買更多的個人護理產品,比4月上升12%(見圖3)。同樣,29%的消費者表示將購買更多的奢侈品,比4月上升9%。疫情和封鎖迫使許多零售商和實體店關閉,轉而采用網上銷售模式。
圖3 疫情導致消費者購買偏好的轉變:

文本由@木子日青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凱捷研究院:消費品和零售供應鏈戰略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