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服務貿易?
國外學者巴格瓦蒂將服務貿易定義為:在不同國家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發生的服務交易活動。在此基礎之上,格魯伯將服務貿易定義成“人或者物的國際流動”。
國內方面,初期,部分學者從狹義、廣義兩個方面對服務貿易進行了研究。據研究成果,從廣義來看,服務貿易指:形的勞務輸入輸出,以及服務提供方和使用方在不通過實際接觸的情況下的交易活動;狹義來看,服務貿易指:在國家間發生的服務直接輸入和直接輸出。后期,隨著國內研究不斷的加強,服務貿易的概念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勢,概念包括:服務貿易由各國服務的總出口構成;跨越國界的服務貿易商業活動;國家間相互提供的勞動活動服務;將服務進行物化之后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的跨國界交易。

除此之外,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1972年的《高級專家對貿易和有關問題報告》中,正式提出了“服務貿易”的這一概念。并且在1994年的《服務貿易總協定》當中將服務貿易定義成以下四種模式:
跨境交付:即從某一成員國境內向其他成員境內提供服務,如銀行服務、保險服務、遠程教育服務等。它又可以分為被分離生產要素服務和被分離服務貿易這兩種不同的類型。在跨境交付的過程中,服務的提供者與服務的消費者都不移動。
境外消費:即在一國境內向其他國家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典型的例子是族游和留學。在境外消費的情況下,服務是在提供者所在的國家或地區生產的,而服務的實現則是通過服務的消費者過境移動來完成的。
商業存在:即某一國家的服務提供者在其他國家境內設立商業存在而提供服務的。如跨國公司為了能在世界范圍內營利,在其他國家設立子公司進行經營。商業存在模式主要涉及直接投資和市場準入,通過在別國設立機構,并提供商業服務,取得收入。
自然人流動:即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到其他成員境內提供服務,并且取得收入。其特點是服務的提供者在別國境內向該國的消費者提供服務,如專家到國外進行講課教學,或是做技術方面的指導,也包括文藝從業者到別國提供文化服務和娛樂服務等等。
對于服務貿易的定義,《服務貿易總協定》規定:服務貿易涉及的服務不包括“政府行使職權時提供的服務”,服務包括生產、分銷、營銷、銷售以及交付的各個環節。
中國服務貿易發展趨勢分析
“在疫情仍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我國服務貿易率先走上強勢反彈的快車道。相信在后疫情時代,我國服務貿易將為世界貢獻一張更為亮眼的成績單?!痹谌涨敖邮懿稍L時,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研究員鄭偉對2022年我國服務貿易發展趨勢作出如上判斷。
2021年復蘇反彈出口增勢強勁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服務進出口總額46767.8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服務出口22364.4億元,增長31.5%;進口24403.4億元,增長2.6%。服務出口增幅大于進口28.9%,帶動服務貿易逆差下降69.9%至2039億元,同比減少4731.2億元。
鄭偉分析,從數據來看,服務出口增長動能強勁,帶動逆差大幅收窄,進出口結構更趨均衡,我國的服務出口能力正在大幅提升,服務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顯著增強。
2021年1-11月,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20428.3億元,增長13.5%。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11137.9億元,增長18.1%;出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分別增長36.2%、29.3%、23.3%。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9290.5億元,增長8.3%;進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金融服務,增速達57%。
“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在服務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持續提高,成為推動我國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這表明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國服務貿易創新、高質量發展已取得了明顯成效?!编崅ケ硎?,特別是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快速增長,這表明我國部分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已經進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成為全球知識價值創造的又一重要力量。
此外,鄭偉還談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員跨境流動受阻,旅行服務進出口受損嚴重,但即便如此,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體水平較2019年同期僅下降4%,這是我國服務貿易多元化發展的生動體現。
2022年挑戰仍存增長前景可期
有了2021年的良好基礎,2022年,服務貿易發展的前景也十分可期。
展望2022年,鄭偉認為,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將呈現四大發展趨勢:
一是發展仍面臨挑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2022年我國服務貿易發展仍面臨較大挑戰,特別是旅行服務進出口大概率仍將處在下行區間。
預計服務出口有望持續增長,服務進口或將穩中有降,逆差將進一步收窄,進出口更趨均衡。
二是行業結構更趨優化。傳統服務貿易受疫情影響較大,其占比將進一步下降。新興服務行業以及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行業貿易額將進一步增加。受數字產業快速發展帶動,數字貿易特別是數字服務出口有望成為發展的新亮點。
三是市場結構更趨多元。發達國家仍將是我國重要的服務貿易合作伙伴,但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服務貿易往來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RCEP已正式生效實施,受其利好帶動,我國與成員國家的服務貿易往來有望實現跨越式增長。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我國與沿線國家(地區)的服務貿易往來有望得到進一步拓展。
四是服務領域持續擴大開放。2022年,服務業持續擴大開放仍將是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主旋律,我國大概率將不斷刪減和降低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中涉及服務業的特別管理措施,助力商業存在模式的服務貿易加速發展。2021年,海南自由貿易港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已經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版負面清單也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相信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我國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流動三種模式的服務貿易有望在更大范圍進一步加速發展。
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