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綠色金融網絡(NGFS)在2021年3月發布了報告《調整央行操作以適應世界變化》。
一、各國央行可以調整其貨幣政策操作框架,以反映氣候相關風險:
在預防和減輕氣候相關風險方面,政府擁有比央行更廣泛、更有效的工具和政策,它們是設計和實施國家和國際氣候政策的行動者。
然而,根據其任務授權,中央銀行有責任審查其業務框架,以確保其對新出現的氣候相關風險保持抗御能力,并保障貨幣政策的持續順利實施,即考慮氣候相關風險對其業務的影響,以及其行動對包括金融部門在內的其他實體面臨氣候相關風險的影響。
二、央行重新審視調整貨幣政策操作的四個評估標準:
由于中央銀行操作框架的異質性,評估貨幣政策操作的不同氣候相關調整是困難的。
盡管存在這些差異,央行操作的潛在調整可以根據四個一般原則進行評估。這些原則是:
(1)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后果;
(2)對減緩氣候變化的貢獻;
(3)作為風險防護措施的有效性;
(4)操作可行性。
對央行調整貨幣政策的備選辦法的簡化比較評估:

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評估影響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操作的選項是具有挑戰性的,因為他們非常依賴具體設計以及中央銀行的具體情況。
對減緩氣候變化的貢獻:從減緩氣候變化的角度來看,一些備選方法可能比其他選擇更有影響力。這些措施包括根據貸款基準調整目標信貸業務的定價、積極甄別抵押品等。
作為風險防護措施的有效性:許多被審查的選項可能會更好地保護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以抵御不斷增加的金融風險,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那些旨在直接減少(對發行人或交易對手的)風險投資的選項。
操作可行性:所有的選擇都需要針對中央銀行的運作框架進行重大改變。在實施方面最不具挑戰性的是在應對氣候相關風險方面最不復雜的選擇。
調整貨幣政策操作框架以適應氣候相關風險的戰略選擇:

文本由@木子日青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央行綠色金融網絡(NGFS):調整央行操作以適應世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