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的發展壯大除了自身所需要的良好條件外,也離不開與之相匹配的經濟腹地的發展作支撐;那么究竟什么是港口經濟腹地?其對港口的影響到底有哪些呢?下面的文章將進行簡單介紹。
港口經濟腹地的定義
在一個相對的時空范圍內,經濟中心依托經濟網絡與周圍地區發生經濟聯系,這樣的周邊區域被稱為該港口城市的經濟腹地。港口經濟腹地從狹義上說,是港口貨物及人員集散所及的地區范圍;從廣義上來看是一個港口的發展所能福射和帶動的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地域范圍。
港口經濟腹地可分為海向經濟腹地和陸向經濟腹地,海向經濟腹地指通過海上運輸方式港口所能到達和輻射到的國家和地區,陸向經濟腹地即通過陸上運細方式,向港口長時間內提供貨源或通過港口進行貨物進出的內陸地區。

港口經濟腹地的范圍
港口腹地的劃分標準是根據貨物和人員的流向、運輸方式的布局以及經濟技術指標層面等,確定的一定區域范圍內經由港口進化,能為貨物和旅客分別帶來最低成本和最大方便。其范圍的界定不僅取決于交通條件,也取決于周邊其他港口和城市的新建與發展,不同港口特別是相鄰港口或港口群的腹地經常是相互交叉重疊的,因此劃分起來具有一定難度。
目前對經濟腹地的比較常用的界定方法主要有經濟、行政區劃法、圈層結構法和點軸法等。
經濟腹地對港口的影響有哪些
(1)提供良好的經濟發展政策: 港口的發展不僅需要土地、人力等硬件設備,還需要經濟發展政策等軟環境的支持,即通過經濟政策明確港口的定位和發展方向,制定相應的規劃政策指導港口的發展和建設。如《廣州港總體規劃》中明確定位廣州港為:廣東省能源、物資的主要中轉港、是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
(2)提供港口發展需要的基礎條件:如上海擁有八條全國最長里程的軌道交通系統,包括高架輕軌、地鐵和磁懸浮線等,經過上海境內的鐵路有滬寧線、滬杭線等,有京滬、滬渝、滬陜、滬昆、杭州灣環線等高速公路連接本市及鄰省主要城市。上海市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擁有十分發達的水陸交通。公路方面也有滬寧、滬杭等高速公路實現與江蘇和浙江的對接,并擁有多條國道例如
201國道等通向煙臺等地,上海市便捷的交通條件為上海港的發展提供了便利。
(3)影響港口的規模和發展方向:隨著區域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以及經濟腹地實力的變化,港口的規模和運輸貨類也會發生不斷的變化,并且港口的服務范圍、功能戰略以及發展方向都會受到影響。經濟腹地實力的提高,不僅關系到港口吞吐量的多少,也影響運輸貨物的種類和數量,現代港口的運輸逐漸向大宗貨物和集裝箱專業化方向發展。
以上就是有關港口經濟腹地的定義、劃分范圍和對港口的影響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經濟發展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港口經濟?影響港口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什么是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有哪些?特性介紹
第三產業是什么?包括哪些產業?我國第三產業gdp占比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