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盈率是什么
市盈率也就是價格—盈利乘數,該值等于每股價格與每股收益的比,具體表示公式:
PE = P / E
PE
代表市盈率,其中P代表股票價格,E代表每股收益。其中每股收益為公司稅收利潤與總股數的比值,而公司稅后利潤與公司總收入、總支出、所得稅率以及公司總股數有關,因此市盈率指標不僅綜合考慮了金融資產的價格和收益,同時也考慮了盈利能力、成長能力、風險等因素。

2 市盈率分類
市盈率可以分為靜態市盈率和動態市盈率。
靜態市盈率是股票價格與上期每股收益的比值,其中每股收益是根據特定的收益決定的,因此相當于現在的股票價格與過去的收益為標準的比值,這適用于股票自身的縱向比較,來分析股票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市盈率上漲的情況。靜態市盈率的好壞判定,如果公司由于投資收益等非經營性收益帶來每股收益增加時,市盈率降低,此時低市盈率股票對投資來說也是具有誘惑的。而由于公司動用流動資產炒高每股收益,或者賣出了公司部分資產導致收益增加,市盈率降低時,就需要投資者慎重的考慮了。
動態市盈率等于股票價格和未來預測的每股收益的比值。所以動態市盈率考慮了股票未來的增長率,同時動態市盈率相比靜態市盈率低很多,這是在考慮了公司未來增長性的基礎上。所以人們追求高成長性的股票,因此市場上出現資產重組這一永恒的話題,由于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帶來股價飆升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高市盈率意味著市場投資者對于公司未來増長有著較好預期,因而其愿意以更高的價格去購買股票,但是市盈率過高也可能是由于股票價格被高估導致的。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購買該類股票就會具有較大的投資風險,股票下跌概率增大從而引起投資者損失增加。因此,市盈率指標的內在含義中蘊含了兩層意思;(1)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2)投資的風險程度。
3 市盈率的影響因素
3.1 市場因素
無風險收益率。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投資收益等于無風險收益加上風險溢價。其中無風險資產(通常是短期或者長期國庫券)的收益率是投資者期望獲得的最低報酬率,同時也是投資者進行風險投資的一個參考標準。因此,無風險利率上升,投資者獲得的收益相對增大,因此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率會上升,因而導致貼現利率的上市,相應的市盈率的下降。
市場組合的預期收益率。由于機會成本的存在,當市場組合資產的預期收益率提高時,投資者為了補償承擔超過無風險收益的平均風險就相應的要求額外收益的增大,繼而投資者所要求的投資回報率就會增大,市盈率相應的下降。
市盈率受整個經濟形勢的影響,當經濟較好時,相應市場前景光明,人們積極投資,相應拉動股價上漲,市盈率較高;相反,經濟處于低迷狀態時,人們投資不足,市盈率較低。
市盈率的大小還與企業所處的行業息息相關。發展速度較為緩慢,經營狀況較為穩定,并且資產規模較大的行業,市盈率較低,而具有較好的成長性或是新興產業集中的行業市盈率相對來說較高。

3.2 盈利水平
市盈率是股票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例。其中每股盈利是股票稅后利潤與流通股數的比值。稅后利潤是公司收入與支出的差額,因此市盈率受公司的獲利能力影響較大,當公司獲利能力強,代表其市場前景好,投資者看好,股票價格就上漲,相應市盈率就較高。同時,投資者著對企業有較好的預期,所要求的投資回報率就會較低,市盈率相應也越大。相反,當公司獲利能力差,人們對其前景持悲觀的態度,則股價會下跌,市盈率降低。
3.3 增長預期
市盈率的估值方法是從股票定價模型中衍生出來的,經典的模型是股利貼現模型,其中以固定增長的紅利貼現模為研究對象來分析市盈率。股利貼現模型認為:股票價格應當等于所以預期股利的貼現值。

而固定股利增長模型,假定股利以穩定的速度 g 增長,即公式變為:
P0=D1/k-g,其中其中紅利就是那些為用于公司再投資的盈利,D1=E1(1-b),其中 b為公司留利,
g=ib即是股票收益率乘以留利。所以帶入D1和g,表示出市盈率公式,因而市盈率受整個股利因素的影響,當股票每年股利增大時,投資者獲得的現金流增加,隨即股票價格上漲,市盈率增大。相反,當股利支付較小時,市盈率下降。同時,市盈率受股票投資收益影響大,當投資收益大時市盈率較高,相反,當投資收益小時,市盈率則低。
參考資料:李婷——《基于市盈率的A股股票投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