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碳交易所
1、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ETS),它是當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通過對各企業強制規定碳排放量,為全球減少碳排放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英國的英國排放權交易制(UK Emissions Trading Group, ETG)
3、美國的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CCX),它在2003年成立,是全球第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基于國際規則的溫室氣體排放登記、減排和交易平臺,試圖借用市場機制來解決溫室效應這一日益嚴重的社會難題。
4、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國家信托(National Trust of Australia,NSW)

注意,因為美國和澳大利亞都不是《京都議定書》的成員國,所以只有歐盟排放權交易制和英國排放權交易制是國際性的交易所,美澳的兩個交易所只有象征性意義。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所
就當前來說,中國已經有了7家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分別是: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權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和重慶碳排放權交易所。
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尚不承擔有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限控義務的背景下,這些碳排放交易所希望推動自愿減排。
在這當中,深圳排放權交易在2013年6月18日率先啟動了交易,并產生了1300多萬的交易量,同時設立了個人會員和公益會員。
為了方便全國各地關注碳排放交易的機構和個人,各交易所均開設了足不出戶,異地開戶的服務,此前,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更是借助了世博會之際,推出了世博自愿減排的活動。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精選】2021年環保行業全國碳交易市場與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40頁).pdf
頭豹研究院:2021年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行業概覽(32頁).pdf
【研報】環保行業碳中和系列報告:全國碳交易市場將至從海內外經驗看未來發展趨勢-210507(4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