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虛擬數字人是什么?
虛擬數字人是指并非存在于真實世界的,而是存在于非物理世界中,采用多種動作捕捉、計算機圖形學、圖形渲染、深度學習、語音合成等手段創造并使用的,具備相應的與人類相似的外貌特征、人類表演能力、人類交互能力等多重人類特征的綜合產物。也可以稱之為虛擬形象、虛擬人、數字人等,代表性的細分應用包括虛擬助手、虛擬客服、虛擬偶像/主播等。

2 虛擬數字人的具體特征
從“虛擬”、“數字”及“人”三個部分詳解虛擬數字人的具體特征
(1)虛擬:指的是在非物理世界中,虛擬數字人在不同場景實現難度不同。虛擬數字人的存在方式主要以圖片、視頻、實時直播、實時動畫等存在于APP、小程序、軟硬一體顯示設備等電子屏。未來VR設備與全息投影也將成為其重要存在方式。
(2)數字:虛擬數字人的產生源于多技術綜合。CG建模+真人驅動、多模態技術與深度學習都是虛擬數字人產生的核心技術。不少人認為虛擬數字人近年的發展來源于CG(Computer
Graphics,利用計算機進行視覺設計和生產)、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動 捕等相關技術的共同成熟。
(3)人:虛擬數字人高度擬人化,特別表現在外表、行為、交互行為等方面,外在表現和交互效果已成為核心發展路線。虛擬數字人的外表代表著其面部長相和整體形象,一般會受到虛擬數字人類別(如直接借用真人形象、高保真建模、風格化)、制作細節(對汗毛、皮膚、頭發
等細節的建模)、渲染水平、設計審美等影響;虛擬數字人的行為與面部表情、形體表達、語音表述等都有關系。會受到驅動方式(真人驅動、計算驅動、預制調節等)、驅動模型類別(精細面部肌肉驅動、
語音合成模型中對語氣詞、韻律的處理等)、訓練數據、驅動模型精度等影響;虛擬數字人與現實世界的交互包括回答內容、肢體反應等,其發展水平會受到語音識別能力、自然語言理解及處理水平、知識圖譜、預先設置知識庫等影響。
3 虛擬數字人的作用及價值
虛擬數字人可分為服務型虛擬數字人和身份型虛擬數字人,以下將對兩者詳細比較
(1)核心功能:服務型虛擬數字人主要是功能性服務,包括替代真人服務,完成內容生產、簡單功能;多模態AI助手,提供日常陪伴、關懷等服務;身份型虛擬數字人的功能是身份性的,用于娛樂/社交;包括虛擬IP/偶像,推動虛擬內容生產;虛擬世界第二分身,用于社交娛樂及Metaverse
(2)產出定位:服務型虛擬數字人的定位有現實世界中主持人、導游、購物主播等服務型角色的虛擬化;具有關懷感和真實感的AI助手;而身份型虛擬數字人的定位有虛擬偶像或為真人偶像的輔助分身;個體在虛擬世界(或Metaverse)中的第二分身
(3)代表應用:服務型虛擬數字人的代表性應用有虛擬主播、虛擬老師、標準化內容制作、虛擬關懷師、虛擬陪伴助手;身份型虛擬數字人的代表應用有虛擬偶像、VR
Chat、虛擬形象構建應用
(4)產業價值:服務型虛擬數字人的產業價值有降低已有服務型產業的成本,為存量市場降本增效;提升AI助手的交互效果,擴展其接受度與適用場景;身份型虛擬數字人的產業價值有為未來的虛擬化世界提供人的核心交互中介,在增量市場創造新價值增長點;降低虛擬內容的制作門檻。

4 虛擬數字人國內外主要企業
虛擬數字人國外玩家有UneeQ、Soul-Machines、Samsung Neon、TwentyBN、DataGrid
Synthesia、HourOne等,國內主要玩家有魔琺科技、相芯科技、追一科技、黑鏡科技、科大訊飛、百度、搜狗等


來源:《量子位:虛擬數字人白皮書(18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