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巢青年是什么意思
“空巢青年”這一概念的提法主要來源于2016年以來媒體對該群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這一概念起初在網絡上被廣泛引用,進而漸漸引起學者的關注興趣。對現有公開資料的梳理發現,“空巢青年”這一名詞更多時候是被社會建構的、自上而下被審視的一個概念。
在“空巢青年”概念出現之前的中國社會,經歷社會流動聚集在大城市的青年群體也是存在的,只是如今,在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大規模的“空巢青年”現象更為凸顯。就相關群體之間的代際關系來看,“空巢青年”與“空巢父母”兩個群體之間存在著深遠的關聯。從生活境遇的角度考察,“空巢青年”的工資水平與居住條件要明顯優于“蟻族”群體;雖然部分“空巢青年”也呈現出“宅”與“依賴網絡”的生活特征,但是程度較輕,遠不能與“宅男宅女”相比。
2017 年淘寶發布《中國空巢青年圖鑒》,數據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發達城市生活的“空巢青年”已經超過 5000 多萬,這類群體以
90后為主,2018 年中國人結婚率創新低,晚婚晚育觀念深入人心,單身獨居的年輕人數量會不斷增多。

2.為什么會出現空巢青年
社會趨勢背景變化:社會個體化: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發生了結構性的轉變,人們從家庭、屬關系、性別身份、階級等傳統社會范疇之中脫離出來,并作為個體來選擇、維持以及更新自己的社會關系與網絡。
共性環境影響:商業進步:商業分工帶來城市生活的便利性增加、個體獨立生活能力增加。女性地位:女性地位的提升,幫助更多的女性擺脫束縛她們的傳統角色,并獲得更多自主選擇權?;橐鲇^念:婚姻從功能共同體轉變為選擇性親密關系。
國內的特定環境影響:城鎮化進展:城市間發展不均衡,引發更多的城鄉、城市間的人群流動?;ヂ摼W高速發展:線上生活的便利推動空巢生活方式的形成。

3.空巢青年特征
個人發展:重視追求個人發展,重視城市的就業空間發展與城市文化,對現狀較為滿足。
情感觀念:重視親情,超過40%空巢青年每周都會多次與父母進行聯系。對愛情與婚姻沒有功能型需求。周末經常與朋友聯系聚會。

社交狀態:空巢青年對于網絡社交工具較為熟悉,不排斥進行陌生人社交,81.72%的空巢青年會使用線上社交工具與陌生人進行社交活動,這些社交活動都基于興趣、價值觀相似,能夠使空巢青年獲取存在感、認同感和歸屬感。
線上社交情況

消費觀念:回歸理性,對“消費主義”說不,主要從自我需要出發購買商品,在非必要支出方面較為節儉。購買商品多從KOL處看過測評,在意商品的真實評價。不過多數空巢青年都愿意為性價比高的知識付費內容付出錢財。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信息來源
《中移智庫:空巢青年研究報告(36頁).pdf》
推薦閱讀
《HSBC:亞洲人口結構大轉變背后的投資機會:老齡化、空巢青年和女性的未來(英文版)(60頁).pdf》
《珍愛網&美團:95后單身人群白皮書(1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