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綠色信貸
綠色信貸指的是銀行業更具國家環保政策和產業經濟政策,采用利率補貼的優惠利率和其他扶持政策來引導商業銀行將信貸業務偏向于環保企業,而對雙高企業進行貸款額度限制和高利率懲罰,限制其發展,從而引導銀行業的資金從高污染環境破壞型企業向國家支持的產業流動,實現資金的“綠色配置”。

2.綠色信貸包括哪些行業
(1)節能環保業:節能環保業是為促進國家的資源節約以及環境保護而產生的行業,是七個新興產業之一;
(2)清潔生產業:清潔生產業指的是將環境保護的措施運用在生產環節的行業;
(3)清潔能源業:清潔能源業指的是與可再生能源有關的行業;
(4)基礎設施綠化業:基礎設施綠化業顧名思義,就是建設城市綠化的行業;
(5)生態保護業:生態保護業指的是與國家和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有關的行業;
(6)綠色服務業:綠色服務業指的是從事有益于環境發展的服務行業。
3.中國銀行業的綠色信貸實踐
(1)逐步完善的政策制度體系
目前國內銀行基本搭建了綠色信貸政策體系框架,并不斷充實完善,以中國銀行為例。該行于2010年制定了《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節能減排信貸指引》,對綠色信貸管理提出基本要求,后續又印發《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碳金融及綠色信貸指導意見(2013)年版》、《關于切實加強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風險管理的通知》,并從2012年開始將綠色信貸管理要求明確在具體行業信貸政策之中,經過多年的摸索和研究,逐步搭建并充實綠色信貸政策制度體系。
(2)日益豐富的風險防控管理手段
近年來,基于對綠色信貸業務特點的理解和掌握,中國銀行業逐步豐富對綠色信貸業務的風險管理手段,以工商銀行為例,在加強綠色信貸制度化管理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綠色信貸系統化建設,在企業環保風險分類的基礎上,制定了綠色信貸項目分類標準,在業務操作系統(CM2002)中啟用了“綠色信貸項目標識”,完成了對全行貸款項目的分類工作,并將其與授信準入、審核及貸后管理充分結合,實現全流程系統化管理與監測。此外,該行還積極探索將環境風險壓力測試、自然資本估值、ESG
(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評級等方法納入信貸業務風險管理體系,從更加宏觀的層面分析資源環境與信貸的相互影響,也更加全面地評估企業的環境和社會風險。
(3)逐步深入的產品模式研究
圍繞綠色信貸新興業務機會,為積極拓展市場,國內銀行業不斷加強相應的產品創新,滿足客戶切身需求的同時,提升社會責任表現,實現銀企雙贏目的。例如興業銀行,早在2006年即與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簽署《能源效率融資項目(CHUEE)合作協議》,率先在國內推出“能效貸款”產品,后續在實施赤道原則后,進一步加強綠色信貸方面的產品研發,形成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貸款模式、節能服務商或能源合同管理公司融資模式、節能減排設備供應商增產模式、設備供應商能效模式、公用事業服務商模式、綠色金融債券、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等多種產品服務模式。
以上就是有關于綠色信貸的定義、包括的行業及實踐案例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綠色信貸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消費信貸?消費信貸額度是什么?有什么用?
什么是信貸可得性?什么是企業信貸可得性?其影響因素有哪些?
什么是信貸融資?分類有哪些?和債券融資區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