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容社區
內容社區即用戶生成內容,是指用戶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在互聯網上發表自己創作的圖文或影視音頻等內容,是基于Web2.0環境的一種網絡信息資源創作與組織模式。
2、內容社區分類
社交網絡:Facebook、微信朋友圈。
社交媒體:Twitter、微博、快手、抖音、微信公眾號。
垂直社區:新氧、BlueD、懂球帝、小紅書、抹茶、美啦、汽車之家論壇、鐵血、豆瓣、人人網、開心網、nice、in、辣媽幫、寶寶樹、美柚、脈脈、雪
球、same、窮游網、馬蜂窩、知乎、百度知道、映客、花椒、貓撲、天涯。
3、內容社區核心要素
(1)內容生態
社區生態下,消費者與由共同興趣愛好、態度、價值觀的人群形成獨特的社交圈子,以低成本沉淀內容池;內容消費占據當代移動網民的大部分在線時長。
(2)社區文化
關系積累是社交平臺與社區保持先發壟斷的根基??v觀社交平臺/社區,每個細分領域內難見“第二名”。用戶于社區獲得的精神共鳴最終會沉淀為穩定的社交關系,平臺遷移意味著放棄原有社交關系,成本高,故即使產品形態與技術可被輕易復制,后來者也很難打破先行者的壟斷格局。
獨特的社區文化更為內容社區的堡壘添磚加瓦。稀缺的用戶調性與鮮明的社區文化為平臺打造差異化壁壘。
以小紅書為例:用戶以女性為主體,對“美好生活”相關內 容探索需求強烈。

(3)用戶交互
社區用戶生產內容的動力多為精神需求而非物質需求。這種社區屬性意味著平臺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維持社區運營,實現內容生產——拉新——內容消費——留存——內容生產的自動循環;用戶交互在這個循環的過程中得以體現:
對于創作者而言:因熱愛/表達需求而創作;在社區中收獲他人尊重與鼓勵;在互動中激發靈感,內容質量提高。
對于用戶而言:消費內容,滿足精神需求;參與互動、表達熱愛、忠誠度與粘性提高;刺激創作欲望,生產內容。
對于平臺而言:內容分發,高效精準傳播內容;治理社區,維持良好社區氛圍;技術賦能,提高用戶使用體驗;內容池擴充,吸引新用戶,便于創作者相互模仿與再創作。
來源:《2021年內容社區本質分析及商業化價值研究報告(79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