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分析(附下載地址) 三個皮匠 關注三個皮匠(ID:www3mbang)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行業研究報告 2020-03-16 09:52:04 作者:三個皮匠 2127 收藏 ?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當前,新冠疫情在中國逐步得到控制,但在全球呈現出擴散跡象。疫情的全球蔓延增加了全球增長的不確定性和下滑風險?;谝咔榭赡軘U散的國家或地區和疫情的嚴重程度(持續時間和受沖擊的行業)這兩個維度,我們給出疫情全球演變的三種情景分析。在較樂觀情景下,中國經濟經歷中度的疫情(沖擊其服務業兩個月和制造業一個月),亞洲其他地區、歐盟和美國經歷輕度的疫情(主要沖擊其服務業一個月),2020年全球GDP增速將在2019年基礎上降低 0.4個百分點,跌至2.5%;在中性情景下,疫情持續擴散,東亞和歐美等主要經濟體也經歷中度的疫情,全球 GDP 增速下降至 2.0%;在悲觀情形下,全球主要經濟體都經歷重度的疫情(對服務業沖擊 3 個月,制造業2個月),全球 GDP增速僅為1.2%。 疫情的全球蔓延對全球經濟金融帶來了顯著影響。從對行業的影響看,疫情對全球旅游、交通運輸等行業造成直接沖擊;對產業鏈全球化的制藥、半導體、汽車制造等行業以及強烈順周期的能源行業造成較大影響。從對供應鏈的影響看,本次新冠疫情凸顯了產業外遷帶來的全球供應鏈風險。疫情重點地區中的中國、日本、韓國、意大利、伊朗作為制造業和能源供應鏈的樞紐,疫情在相關國家的蔓延或將打亂全球供應鏈,尤其是機電、半導體、運輸設備、化工以及礦物燃料等方面的供應。若疫情進一步在歐盟、美國等主要經濟體蔓延,將從生產資料供應、資本供給和最終消費市場三個方面對全球供應鏈產生極大的沖擊。從對金融市場影響看,疫情全球爆發后的第一周(2月24日至2月28日),全球金融市場的表現可以概括為美債和日元漲,股市和黃金跌,類似的組合在 2008 年次貸危機的時候也發生過。但目前看來,市場并不會出現 2008年的流動性危機。 疫情的全球蔓延也反向沖擊中國經濟金融的發展和穩定。從對經濟增速的影響看,比照 08 全球金融危機,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在三種情景下將沖擊出口增速從而拖累我國GDP增速分別下降1.0(樂觀)、 1.9(中性)和3.0(悲觀)個百分點。從對進出口和產業鏈沖擊看,我國在機電產品、化學制品等領域對日韓敞口較大,產業鏈的延伸可能沖擊國內中下游半導體產業、汽車制造業。若疫情進一步在歐盟、美國等主要經濟體蔓延,將對我國的機電、運輸、化工、家具玩具、光學鐘表、醫療設備、紡織品等行業造成較為嚴重的普遍性影響。從對金融市場的影響看,雖然本次疫情對股市造成的市場聯動效應顯著,但中美股市的弱相關性意味著資產配置動機將吸引外資流入;需重點關注汽車制造、化工和紡織行業信用債風險;疫情在全球蔓延后,人民幣由于避險原因,匯率反而走高。未來人民幣的走勢將取決于經濟恢復狀況、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實施情況,及中美貿易博弈的發展。 疫情的全球蔓延給中國帶來了風險和挑戰,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發展機遇,這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在疫情方面,輸入型病例的逐漸上升是當下中國面臨的首要風險和挑戰。如果無法防控好輸入型病例,將可能給中國帶來二次全國性疫情蔓延。在經濟方面,疫情的全球蔓延進一步加大了中國經濟企穩的難度。短期內,這將對宏觀政策調整帶來壓力。如果調整的力度過大、著力點不合理,將會給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埋下更大的系統性風險。在產業方面,疫情的全球蔓延給中國部分產業帶來了挑戰。不過,中國作為生產大國并且全國疫情已得到較好控制,國際產業也將向中國集中,尤其是受疫情利好、有發展優勢的產業,這將給中國帶來長期發展的基礎。在供應鏈方面,疫情的全球蔓延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風險。我國高度依賴部分重點國家的產品供應,可能影響部分行業的復工復產。但是,在我國疫情得到初步控制的基礎上,全球供應鏈的調整或將向利好中國的方向發展。在金融方面,疫情的全球蔓延加大了海外金融市場的風險,同時也會給國內金融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但是,中國的疫情防控措施較為完備,中國金融市場正逐漸成為了國際資本的“避風港”,吸引了外資的流入,進一步穩定了國內金融市場,也為人民幣的國際化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逆全球化方面,應當警惕疫情帶來的逆全球化挑戰。我國作為全球化時代當前的最大收益者,應當堅定地成為全球化的捍衛者,此次疫情的全球蔓延也為我國成為全球化的領導者提供了機會。 為了應對國際疫情蔓延對我國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建議:一是嚴控國外疫情輸入,加強國際合作共抗疫情;二是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并適度放松,監管政策保持連續性和靈活性,采用積極但適當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力度適度、結構合理;三是對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影響較大的行業進行精準支持,鼓勵信息科技等行業幫助海外國家抗擊疫情,為疫情結束后向國際市場拓展提供鋪墊;四是采取積極措施應對疫情全球蔓延對產業鏈的影響,提升開放力度,促進中西部地區對東南部制造業的承接,加強自主供應鏈配套,加強優勢產業的聚集和推廣;五是確保金融市場穩定運行,擴大金融改革開放,滿足海外資金在疫情蔓延下的避險需求,在國際疫情防控合作中發揮人民幣支付結算功能,加快人民幣國際化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開放步伐;六是從政治和經濟兩個層面,通過凝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共識和構建新興全球化經貿體制,應對逆全球化風險。 (關注公眾號“三個皮匠”,獲取最新行業報告資訊) 本文標簽 上海交大 疫情 全球 全世界 蔓延 對于 中國經濟 影響 分析 下載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