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知識 > 智能合約運行機制是?與傳統合同、電子合同的異同

智能合約運行機制是?與傳統合同、電子合同的異同

1、智能合約運行機制

智能合約的運行過程分為語言與編譯、區塊鏈部署、以及合約代碼這三個部分:

在語言與編譯方面,近年來出現的以智能合約描述語言(SPESC)為代表的高級智能合約語言備受關注,SPESC 在約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以及各類交易規則時,所采用的編寫方式盡可能地向自然語言靠近,這使得法律人也有機會能夠參與到智能合約的編寫工作中去,而法律人介入智能合約開發工作,也必將使得智能合約擁有更高的專業性、易用性、以及可理解性。

區塊鏈部署是智能合約得以實現運行的基礎,區塊鏈可以分為共享數據庫、交易和區塊這三個部分,觸發條件被滿足時,區塊鏈系統就會自動執行智能合約代碼,按照合約指令,在貨幣激勵、執行機構、指令系統和觸發條件等機制相互協調下精準高效地轉移資產。

智能合約觸發條件和響應規則就是被提前規定在智能合約代碼之中,然后通過區塊鏈技術來判斷當前場景是否滿足觸發條件,滿足時就執行響應規則,把最新的交易狀態發送到區塊鏈上,完成智能合約的更新生效。

2、智能合約與傳統合同的異同

(1)傳統合同無論是通過口頭的方式還是通過書面的方式來記載合同內容,其表現形式都以自然語言為主。智能合約可以根據計算機代碼直接表達雙方的意圖,而無需口頭或書面合同作為先決條件。與自然語言的模糊語義相比,計算機代碼起草的合同含義明確、方向明確,計算機對代碼解讀的一致性,使得其能夠有效避免傳統語義合同在人為主觀理解和解釋過程中的模糊性,合同關系的確定性因此獲得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防止語義模糊引發的合同權利義務關系不明晰,從而避免糾紛的發生。

(2)傳統合同依賴第三方機構,交易標的的執行由權威、可靠的中介機構操作,并通過該機構對其進行驗證、監管,以此作為履行合同的保證。然而,由于智能合約的去中心化交易結構,合約交易雙方可在零信任基礎的環境中交易,整個交易的進行沒有第三方機構,并且交易記錄都是可追蹤且難以修改的,無須第三方權威機構來證明信息的準確性。

(3)智能合約與傳統合同最大的不同在于兩種合約的履行過程。傳統合約的執行,依賴國家機構的協助,經過法院判決后對受損方進行賠償。而智能合約具有自動執行功能,不同于傳統合同以法律強制力為執行條件,對于執行最大的改變就是不用將生效法律文書移送權威機構執行,智能合約系統自動判斷是否滿足執行要件。

3、智能合約與電子合同的異同

(1)智能合約和電子合同都是以計算機為載體,在訂立之前都要經過磋商、發出要約、作出承諾等過程。但不同的是,電子合同只是把合同進行簡單的電子化處理后放在計算機上,并不能被計算機讀取,讀取和操作的工作仍舊是由當事人自己來完成,而智能合約的整個交易過程都是通過區塊鏈技術的自動執行功能完成的。

(2)智能合約中的合同型智能合約可以視為電子合同的代碼化,智能合約和電子合同的內容都是依據當事人達成的合意書寫的,只不過,相比于智能合約的“去中心性”,電子合同有控制中心。在權屬確認、身份識別等方面,智能合約和電子合同都是采用計算機技術來確認當事人身份,只不過電子合同在此過程中所采用的是電子簽名技術,而智能合約采用的是更為先進和安全的公鑰與私鑰的技術。在判斷要約和承諾是否生效的標準上,智能合約和電子合同采用的都是到達主義,只不過智能合約中要約和承諾的生效節點是智能合約進入區塊之時,電子合同中要約和承諾的生效節點是電子合同進入對方指定的系統中時。

(3)智能合約和電子合同真正的不同點在于二者的執行方式,智能合約擁有“自動執行性”,但電子合同卻無此特性,它需要依靠第三方的介入來幫助其完成交易。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電子合同只是轉化了傳統合同的載體,是傳統合同的量變,而智能合約則通過其“自動執行性”等特征,完成了對傳統合同的質變。

推薦閱讀:《陀螺研究院: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發展研究報告(38頁).pdf

SCRY創始人兼CEO符安文-SCRY數據驅動區塊鏈智能合約DAPP.pdf

本文由作者2200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章曉陽-裝修裝潢垃圾處理方案實踐.pdf
章曉陽-裝修裝潢垃圾處理方案實踐.pdf

鄭州鼎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20202020年1212月 目錄 裝修裝潢垃圾的現狀 裝修棄料固定式生產線處置工藝 鼎盛公司在裝修裝潢垃圾處理領域的 實踐(上海老港與湖北中洪信合) 裝修裝潢垃圾的現狀 一、現狀 裝修垃圾主要分為廢舊金屬、紙質包裝材料等可回收垃圾;磚石、混 凝土、砂漿等礦物廢料;廢舊沙發、床、木

分享版 創新金融科技 方明哲 智能合約的重放舉證方法.pdf
分享版 創新金融科技 方明哲 智能合約的重放舉證方法.pdf

智能合約的重放舉證方法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 方明哲 背景 智能合約 這一概念最早于1994年被Nick Szabo提出 法律上的合約條款互聯網電子商務協議 主要特性: 其條款以計算機程序形式寫成 條件滿足后自動化執行 無需可信的第三方 如今可簡單地理解為部署、運行在區塊鏈上的程序 區塊鏈通過分布式共識協議

1-騰訊-騰訊智能合約測試體系建設及實踐-劉超.pdf
1-騰訊-騰訊智能合約測試體系建設及實踐-劉超.pdf

中國互聯網測試開發大會。深圳站MTSC智能合約測試體系建設及實踐劉超騰訊支付與金融線高級專項測試工程師主辦方:TesterHame#page#MTSC中國互聯網測試開發大會PART01區塊鏈智能合約介紹PART02智能合約多維度測試體系PART03測試實踐案例FiT照訊金融科技主辦方:TesterHame#

Achain技術合伙人李譜《智能合約——構建未來信任的基石》.pdf
Achain技術合伙人李譜《智能合約——構建未來信任的基石》.pdf

用用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 構建未來信任的基石 構建未來信任的基石 李譜Achain 智能合約是區塊鏈底層技術中重要的一環 智能合約是區塊鏈底層技術中重要的一環 API API Cmd Cmd Rpc Rpc 內存緩存 內存緩存 物理物理DB DB 合約 合約 GLua虛擬機 虛擬機 本地腳本 本地腳本 Net

微眾銀行:智能合約編程語言新探索2021-28頁(27頁).pdf
微眾銀行:智能合約編程語言新探索2021-28頁(27頁).pdf

2.1 智能合約的基本概念2.2 智能合約的核心價值2.3 常見智能合約編程語言4.1 設計思路4.2 總體架構4.3 Liquid 優勢3.1 安全性急需加固3.2 效率瓶頸凸顯3.3 開發者期望更佳體驗3.4 編程模式需滿足多樣化場景4.3.1 安全4.3.2 性能4.3.3 體驗4.3.4 定制能力目

世界銀行:智能合約技術與金融包容性(英文版)(50頁).pdf
世界銀行:智能合約技術與金融包容性(英文版)(50頁).pdf

金融科技第6號票據是世界銀行集團(WBG)系列的一部分,探討FinTech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重點是金融包容性。2017年,WBG發布了FinTech Note No.1,調查分布式賬本技術(DLT)及其可能的開發應用。本說明介紹了FinTech第1號說明中強調的一項密切相關的創新,即智能合約技術,該技術因

Trust Base:2020基于獨立智能合約語言Subscript的波卡平行鏈白皮書(47頁).pdf
Trust Base:2020基于獨立智能合約語言Subscript的波卡平行鏈白皮書(47頁).pdf

基于獨立智能合約語言Subscript的波卡平行鏈Polkadot Parachain based on independent smart contract language SubscriptTrustBase 白皮書TrustBase2020TrustBase010404040607070808101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