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社會效益債券?
社會效益債券即效果付費債券,簡稱為SIBs,它是一種新興的社會項目籌資模式,由政府與社會籌資機構、社會服務提供者和私營部門的投資者相互合作的社會項目籌資模式,目的是促進社會項目有效籌資,進而推動社會服務效率的提升。
社會效益債券由社會籌資機構發行債券,由私營部門的機構或個人投資者認購,目標是解決特定社會問題,募集的資金流向社會服務提供者如非營利組織等,在合同期內由他們針對政府約定的社會問題提供一系列社會服務;而政府最后會參考社會效果的達成情況,按照合同約定來支付債券的投資回報。
2社會效益債券的運行機制圖

3 社會效益債券的特點
(1)服務前期資金由投資者提供,從而將金融風險轉移給投資者;
(2)項目內嵌監督和評估程序,政府只有在項目按照特定的時間期限完成預先設定的績效目標后才會向投資者進行支付;
(3)鼓勵政府實施創新的干預措施;
(4)外部投資有助于緩解政府預算壓力。
4 社會效益債券的潛在價值
(1)促進對社會問題的上游干預:可部分實現社會項目風險從政府向私營部門投資者的轉移,從而促進對社會問題的上游干預,避免當危機發生時政府才介入所造成的巨額財政和社會成本。SIBs模式引入了私營部門資本來為提供社會服務的NPO提供資金,只有當約定的社會產出實現時,政府才需依合同約定付款。這種結構設計降低了政府決策時面臨的財政風險,有望推動政府對早期社會干預項目的投資,擴大對社會問題的上游干預救。
(2)實現更為綜合有效的社會服務提供:SIBs發行機構作為項目統籌者,可基于目標導向、整合非營利組織和社區等力量,為目標群體提供更為綜合、有效的社會服務,這比單一社會服務組織提供的服務能更好地滿足需求。
(3)推動社會服務和社會組織發展:在資本市場和社會組織之間搭建起橋梁,在為私營部門投資者提供了兼顧財務收益和社會價值的新投資產品的同時,有效地緩解非營利組織在提供社會服務過程中普遍面臨的資金瓶頸,從而促進社會服務和非營利組織發展。
參考資料:徐曉新,張秀蘭. 社會效益債券:一種創新的社會項目籌資模式[J]. 中國行政管理
郝志斌. 社會效益債券法制化的他國鏡鑒[J]. 證券市場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