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煙氣凈化技術主要采用濕法技術路線與干法技術路線兩種。其中,濕法技術路線包括:脫硫方面使用石灰石-石膏法脫硫;脫硝方面采用SNCR與SCR兩級脫硝脫硝;粉塵方面使用除塵器進行除塵。干法技術路線包括:脫硫方面使用DSC-M干法脫硫;脫硝方面使用SNCR脫硝與COA脫硝兩級脫硝;粉塵方面同樣使用除塵器進行除塵,但是煙氣無需進行冷凝脫白處理。

1.煙氣脫硝技術
(1)SNCR 脫硝技術
SNCR 脫硝是使用氨水、尿素等還原劑溶液通過噴槍輸入到爐膛內,當爐膛內溫度在 850~1100℃范圍內,還原劑在高溫環境下反應產生
NH3(氨氣),在充足的氧量下 NH3與煙氣中 NO(一氧化氫)、NO2(二氧化氫)分別進行反應生成 N2(氮氣)和
H2O(水)。SNCR系統主要包括還原劑輸送裝置、稀釋水輸送裝置、計量分配裝置及還原劑噴射裝置和壓縮空氣系統。SNCR
脫硝具有投資費用較低、設備占地小,還原劑耗材易于采購且價格較低等特點。
(2)SCR 脫硝技術
在 360℃左右的溫度區間,向煙氣中通入還原劑 NH3,煙氣中的 NOX與還原劑反應轉化為無害的 N2和 H2O。與SNCR 相同,SCR
脫硝的同樣具有系統穩定高效的特點。
(3)COA 脫硝技術
COA 脫硝技術,是基于干法脫硫的原理上研究出的脫硝工藝。煙氣中 NOX主要為與水難以相溶的 NO,所以吸收反應困難,但在煙氣中噴入脫硝氧化劑,氧化劑與
NO 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 NO2,NO2與脫硫吸收劑反應后被迅速脫除。因為必須與脫硫過程同時進行,所以也稱為協同脫硝工藝。
2.煙氣脫硫技術
(1)濕法脫硫技術
對于濕法脫硫工藝方面,其主要控制原理為:鍋爐出口煙氣經 SNCR、SCR
脫硝處理后,首先進入前級除塵器進行預除塵,保證吸收塔入口煙氣粉塵濃度滿足脫硫系統要求。經前級除塵后煙氣進入脫硫塔內進行脫硫反應。
濕法脫硫的原理是在脫硫吸收塔內利用石灰石細分與水混合形成的漿液作為脫硫吸收劑,當煙氣與吸收劑接觸混合后,吸收劑中的碳酸鈣(CaCO3)與煙氣中的
SO2結合生成亞硫酸鈣(CaSO3),接著與空氣繼續進行混合反應成石膏(CaSO4·H2O),濕度較大煙氣經除濕器除去帶水霧氣,最終經加熱器加熱升溫后由煙囪排入大氣中。
(2)半干法脫硫技術
對于干法脫硫工藝,此次主要針對 DSC-M 干法脫硫系統行研究比較。DSC-M干式脫硫工藝使用
Ca(OH)2作為吸收劑,在脫硫塔底部噴入,經煙氣混合后經過加速,在脫硫塔上部錐形段建立流動性高且密度大的脫硫灰床層,通過高壓水系統噴入水霧降溫,將煙氣溫度降至露點以上
15℃~20℃。利用吸收塔內高密度床層,可完全脫除
SO2、SO3、HCl(氯化氫)、HF(氟化氫)等酸性氣體,因為沒有水汽,煙囪不用防腐,同時利用吸收劑巨大的表面積,能夠在不添加任何吸附劑的前提下脫除煙氣中幾乎全部的重金屬。針對垃圾焚燒和燒結煙氣的處理,則可附加活性炭噴射裝置進一步吸附脫除高濃度的二噁英。在添加強氧化性添加劑后,DSC-M
系統還能脫除煙氣中部分的 NOX,可實現煙氣多組分污染物一體化綜合治理。
脫除 SO2主要化學反應原理是在脫硫塔內安裝一套高壓噴水設備,噴水噴槍產生霧化狀水其作用是增濕顆粒表面以及將煙氣溫度降至露點以上
15~20℃的范圍內。由于顆粒表面被增濕,Ca(OH)2表面的粘性會緊緊吸煙氣中的SO2,使得脫硫反應變為離子型反應?;旌虾笱h脫硫灰在錐形段床層內充分反應,生成物
CaSO3和 CaSO4 隨脫硫排出。
以上梳理了當前常見的煙氣凈化技術,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大氣污染?主要來源是什么?危害有哪些?
U.S.PIRG:2021年碳定價策略報告-為全球變暖污染定價 (英文版)(39頁).pdf
unepfi:潛水-金融、海洋污染和海岸恢復力(英文版)(10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