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 機構有哪些類型
目前國內MCN 機構主要有三種:電商型、泛內容型和營銷型。
1. 電商型
此類MCN機構的運營模式是孵化網紅個人電商品牌,一般網紅負責商品設計及內容產出,電商孵化器負責供應鏈管理和店鋪運營。與商家品牌合作獲取貨源,利用社交電商平臺進行直播帶貨。憑借優質內容生產運營積累流量,轉化為內容電商實現變現能力。代表企業有如涵電商、杭州宸帆、微念等。
2. 泛內容型
以內容制作能力為核心競爭力,產出精品短視頻 IP 品牌。代表企業有二更、新片場、洋蔥集團。
3. 營銷型
與網紅簽約合作,提供網紅孵化、培養變現的業務生態;同時為廣告主 提供整合營銷方案,多渠道分發觸達潛在消費群體,全維度分析為廣告 主推薦最優化的 KOL
矩陣組合。代表企業有蜂群文化、青藤文化、Papitube。
圖:不同類型MCN機構一覽

MCN商業模式有哪些
不同商業類型的MCN,其發展路徑和主打方向也完全不同。國內MCN 類型多樣遠超海外,從宏觀層面分析,目前國內MCN商業類型主要分為“內容生產”、“孵化+經紀+營銷”、“電商”、“知識付費”四大類。
(一)內容生產
此模式下,MCN機構主要以內容生產為主,通過成熟的生產流程,促使內容生產進入工業化。這類MCN機構通常已經有了成熟的內容欄目,對外有了精品化的品牌形象,比如《陳翔六點半》、《三感故事》、《Hi走啦》等。MCN著力打造內容品牌而不是創作者個人。在變現上以廣告和商業片制作為主,且都出現了從PGC短視頻向非虛構類長視頻領域衍生,轉型影視制作來擴大內容版圖的發展傾向。
(二)孵化+經紀+營銷
主要以P孵化和內容運營為主,MCN全方位地參與到內容制作當中,包括賬號定位、粉絲管理、矩陣規劃等。MCN
在前期投入資源較多,失敗率也比較高,孵化成功后,要圍繞P制定整合營銷方案,并借助成功P的力量孵化更多新P,形成流量矩陣。在整個環節中,進入大眾視野的P是核心而MCN則隱于背后,是一種類似打造傳統明星的造星模式。
(三)電商
主要通過內容生產+電商的方式,實現銷售轉化,電商型網紅最重要的是“帶貨能力”,即通過與粉絲的互動實現銷售.MCN在簽約時尚達人后,根據當下時尚熱點,為其打造個人時尚形象并推廣到各大社交平臺上,在供應鏈端,MCN還提供從商品生產、店鋪管理到銷售反饋等一系列服務。整個過程中,實質上是將線下的零售產業搬到了線上完成,網紅的參與度較低,MCN占據了主導地位。
(四)知識付費
主要是深耕“垂直領域”的粉絲轉化,一般通過內容生產+粉絲沉淀的模式進行社群經濟的開發轉化。主要簽約有一定實力的內容創作者,或者在垂直領域有話語權的KOL、MCN對內容的參與度較小,以內容運營和變現為主,具體方式有圖書出版、付費課程、P授權、影視節目開發等。
內容來源:
《【研報】傳媒行業MCN系列報告一:六問六答一文看懂MCN與直播帶貨-20200106[23頁].pdf》
推薦閱讀:
《MCN行業洞察及合作機遇(36頁).pdf》
《克勞銳:2020年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17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