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egel發布了《歐洲不應忽視其資本市場聯盟》。
報告聚焦于以下幾個問題:公司主要是通過股票市場融資還是通過其他方式融資?在大型企業的融資結構中,股權與信貸的關系有多重要?股市有多大?對于年輕的公司來說,獲得融資有哪些選擇?
一、全球股票市場規模
圖1顯示了美國、中國、韓國和歐洲(歐盟27國+挪威)國內企業的總市值(以十億美元計)和占GDP的百分比。雖然過去15年中,歐洲國內上市公司的總市值一直低于或略高于10萬億美元,但在美國呈爆炸式增長,到2020年達到45萬億美元,相當于其股票市場占GDP的175%(日本為122%,歐洲為60%,中國為59%)。
圖1:總市值(十億美元,占GDP的%)

美國上市公司的市值規模主要是少數幾家估值呈指數增長的大型公司的結果。事實上,歐洲的國內上市公司數量(2019年約7000家)多于美國(約5000家)。
雖然相對于美國或日本,歐洲國內企業的總市值較小,但歐洲國家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圖2)。愛爾蘭和盧森堡的市值與GDP之比均高于美國(分別為185%和222%)。另一方面,拉脫維亞、斯洛伐克、立陶宛和愛沙尼亞上市公司的市值都低于GDP的10%。這表明,不同歐盟國家的股票市場規模差別很大,發展國家一級的信貸市場是在歐洲一級完成CMU的必要步驟。
圖2:2019年國內上市公司總市值(占GDP的百分比)

二、全球風險投資概況
風險投資基金在資本市場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它發現了年輕、有前途的公司,并參與到這些公司的發展中來。下圖顯示了一些國家的風險資本投資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歐洲國家的風險投資額是美國的10倍多,與此同時,亞洲國家的風險投資也在不斷增長,其中最著名的是新加坡、中國和印度,分別占GDP的1.83%、1.82%和1.5%。
圖3:2012-2019年風險投資對GDP的貢獻(左)和2019年選定的太平洋國家(右)

本文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Brugel:歐洲不應忽視其資本市場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