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于2021年3月發布了《后疫情時代的消費需求恢復及持久效應》。
報告探討了新冠疫情如何影響中國、法國、德國、英國和美國的消費者需求,以及這對經濟復蘇意味著什么。
1.COVID?19新冠疫情迅速造成了服務業驅動的消費沖擊,這與其他經濟收縮區分開來。

與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美國和西歐主要經濟體(法國、德國和英國)的消費支出在2020年第二季度下降了11%至26%,下降幅度是美國1930年代大蕭條和歐洲二戰以來最大的。對
美國2020年消費從高峰到低谷下降了11%,比2007年至2009年經濟大衰退期間下降2%的幅度高出約5倍。消費支出下降主要發生在服務業,如餐飲、住宿和旅游,這對中國、美國和西歐第二季度的消費支出造成了70%到90%的打擊。
消費下降的很大一部分來自高收入家庭(美國超過三分之二),2020年美國家庭的儲蓄率比前一年翻了一番多,幾乎都是由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推動的。
在西歐,根據第三季度的數據,2020年,英國的儲蓄率可能會翻一番以上,而法國和德國的儲蓄率可能會增加一半左右,因為消費下降不太嚴重,儲蓄率最初會更高(如圖)。
支出限制促進了2020年的儲蓄,比2019年增加了一倍多

2.消費者需求下降的嚴重程度在國內和各國之間各不相同。
假設疫情得到控制,美國經濟將強勁復蘇,并在2020年通過向家庭和企業直接支付刺激性支出和2021年額外增加1.9萬億美元的形式獲得歷史性的巨大經濟支持。
然而,一旦刺激措施到期,消費支出的復蘇很可能在收入階層之間變得不平等,并導致消費的更大兩極分化(如下圖)。
2020年健康沖擊的規模因國家而異,美國和西歐的影響比中國大得多

3.與歐洲相比,美國消費者需求復蘇可能更快、更不平衡。
在2021年至2022年期間,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支出可能會反彈至19年前的水平,而一旦刺激措施到期,低收入人群的支出可能會降至19年前的水平。
由于65歲以上人口所占份額不斷增加,預計消費將轉向老年人和富人階層低收入人群的后經濟復蘇更為緩慢。
與歐洲相比,美國的收入和年齡段的消費者支出復蘇可能更不平衡

文本由@云閑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麥肯錫:后疫情時代的消費需求恢復及持久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