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雙重上市發展歷程分析
(1)第一階段,萌芽探索階段
第一階段大致為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在香港上市,至1998年8月28日香港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初戰告捷。大陸企業赴香港證券市場上市的初期,是按照國家的安排分批進行的,中國證監會等部門在上市初期,提出了分批次進行境外上市的計劃。第一批試點企業共計9家,主要是石化、鋼鐵、機械等制造業企業,在1992年10月獲國務院等部門的批復之后,于1994年6月全部完成在香港上市的計劃,與此同時,按照國家的要求,以上9家企業在香港成功上市的第二年,回歸到A股發行上市。青島啤酒作為第一家成功在香港上市的企業,籌資資金近70億港元。
(2)第二階段,低迷發展階段
從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減退,至2004年1月股權分置改革提出之前。1999年開始,H股開始陷入低迷時期,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走勢與恒生指數的走勢相背離,2000年1月3日,恒生指數為17369.6點,盡管恒生指數已經突破17000點,但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僅為2000點,此后更是徘徊在1400點到1800點之間,低迷不振。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的股市在1999年結束了此前兩年的盤整,迎來了牛市,“5.19行情”更是讓上證綜合指數達到了6年的最高點1109.09點,但伴隨著1999年7月1日《證券法》的實施,開啟了股市的又一次下跌。在此階段,H股伴隨著國內股票市場的波動產生了小幅波動,但總體仍然低迷。國務院2000年4月30日頒布了新的政策,扭轉了H股股票低迷的局面。
(3)第三階段,深入發展階段
自2004年1月至全球次貸危機消退。2004年1月31日,引人注目的“國九條”正式發布,“國九條”中指出,中國股票市場存在股權分置問題,并且應該積極穩妥的去解決。隨著股權分置問題的日漸突出,2005年4月29日,國家發布了關于我國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的相關通知,我國獨有的股權分置問題開始得到解決,改革的試點工作正式啟動。股權分置改革的實施,適應了資本市場發展的需要,從公司角度來看,股權分置改革有利于市場化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的實施,能進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并解決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問題。
(4)第四階段,震蕩發展階段
全球次貸危機消退至滬港通互聯互通機制提出之前。在全球金融風暴的沖擊下,我國經濟受到了嚴重的沖擊,股票市場也大幅下跌,在此形勢下,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進一步研究部署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從2008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計劃進行4萬億投資。2009年5月21日,發展改革委員會對4萬億元新增投資的資金來源以及重點投向行業進行了說明。
(5)第五階段,發展融合階段
滬港通互聯互通機制提出至今。2014年,上證指數、恒生指數以及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分別上升52.87%、1.3%和
10.8%,原因在于,2014年4月初滬港通的批復穩定了市場情緒,中國內地積極的經濟措施,提振了受到美聯儲退市政策影響的香港股市。
2、雙重上市與第二上市特點對比介紹
(1)雙重上市
法律監管要求:雙重上市的公司將須遵守聯交所及外國交易所的全部規定。
投資者群體:擁有各自獨立的授資者團體。
上市程序:和主要上市相同,需遵守標準規定。
舉例:A+H股
(2)第二上市
法律監管要求:于另一交易所作主要上市的公司將主要受該交易所的規則監管,在第二上市地享有部分豁免權。
投資者群體:可以實現跨市場流通,常以存托憑證DR形式存在。
上市程序:相對主要上市有所簡化。
舉例:南非的Anglogold Ashanti,在美國、澳洲發行的存托憑證。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精選】2021年醫藥生物行業全球上市雙抗藥物梳理分析報告(15頁).pdf
【精選】2021年保險行業上市險企新重疾定義產品分析報告(24頁).pdf
【研報】電力設備行業:ARCFOX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