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發布了《2021年經濟包容性狀況報告》。
報告指出,近年來,全球加強和擴大對最貧窮者的經濟包容的勢頭日益增強。擴大規模的努力是為了應對高水平的極端貧困和新冠疫情的影響。按照一切照舊的設想,到2030年,預計將有4.79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預計到2030年,生活在脆弱和受沖突影響國家的全球貧困人口比例將達到50%。
報告摘要
1.
世界范圍內正在出現前所未有的經濟包容性規劃熱潮。調查數據顯示,至少有75個國家正在實施包容方案,惠及約2000萬家庭,近9200萬人直接或間接從中受益。
2.
目前經濟包容性干預的規模不大,可持續的擴大規模的方法不僅僅涉及擴大項目受益人數?!?020年經濟包容伙伴關系景觀調查”顯示,超過50%的現有政府主導項目有可能支持5%至10%的極端貧困人口。
3.
數字創新對于跨越能力限制和加強項目管理至關重要。許多項目目前正在利用政府社會登記處、受益人登記處和其他政府數據庫來確定項目參與者(占所有項目的33%,占政府主導項目的45%)。在85%的政府主導項目中,數字技術是一個重要因素,在所有地區都很流行。30%的政府主導項目通過數字平臺提供對項目組成部分的訪問。
4.
經濟包容計劃建立在一個很有希望的證據基礎上,很快就會顯著增長。對37個國家80項定量和定性評價的審查表明,與獨立的干預措施相比,一套協調的多層面干預措施對收入、資產和儲蓄的影響更大。組件之間的交互可能會影響整個程序。如圖所示,現有的證據基礎主要是非政府項目,在許多情況下是獨立的項目。這一點在未來幾年將會改變。
按牽頭機構報告具體結果的研究分布

5.
經濟包容計劃的成本往往由單一干預驅動,如現金補助、資產或投入轉移或安全網轉移。在更復雜的項目中,人力資源和人事成本是更突出的成本動因,在這些項目中,成本由多個組成部分驅動,而不是由一個大的組成部分與其他組成部分一起驅動。被抽樣的經濟包容項目的總體價格范圍差別很大。在每個項目的持續時間(平均3.6年)內,每個受益人的經濟包容項目總成本在41美元到2253美元之間(按2011年購買力平價或購買力平價計算)。當項目按切入點進一步細分時,這種差異繼續存在:SSN項目從77美元到2美元不等,253美元(2011年購買力平價)以及生計和就業計劃,從41美元到2076美元(2011年購買力平價)。然而,項目標簽價格需要根據其充分性和影響來理解。
所選項目的最大成本構成占總成本的百分比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2021年經濟包容性狀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