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電解液是什么?
電解液是電池當中離子傳輸的載體。在電池內部,電解液連接正負極,起到了運輸鋰離子的作用。電解液是電池能夠獲得高電壓、高比能等優點的重要保證。
鋰離子電池原理

電解液成分
電解液主要由溶劑、溶質、添加劑構成。
溶劑:溶劑是電解液的主體部分,和電解液的性能密切相關,通常,用高介電常數溶劑和低粘度溶劑混合使用,質量占比在80%-85%。鋰電池電解液當中,較為常用的溶劑有: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等。
溶質:溶質主要就是鋰鹽,是鋰離子的來源,可以確保電池在反復充放電的過程當中,有充足的鋰離子參與,成本占比最高,質量占比在10%-12%。鋰電池電解液當中,較為常用的溶質有:六氟磷酸鋰(LiPF6)、四氟硼酸鋰(LiBF4)等。
添加劑:添加劑的質量占比較少,約3%-5%,能夠顯著的提升電解液性能和安全性,常見的添加劑有:碳酸亞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
電解液各部分質量占比

電解液構成

電解液的商業模式
就商業模式來看,電解液的價格,基本按照加工費+成本溢價+技術溢價的方式來進行定價。
加工費:公開電解液配方/與電解液廠合作研發配方+電解液廠代工。
在這樣的模式之下,動力電池會將生產交由電解液廠商代工,廠商只能夠收取代工費,動力電池廠商提供配方或者和電解液廠一起合作配方。整體來說,代工業務競爭激烈,電解液廠商利潤空間十分有限。
成本溢價:指通過布局溶質、溶劑、和添加劑向上游一體化,賺取購買原材料環節節省的利潤。
技術溢價:指電解液廠自研配方及生產電解液,簡單來說也就是掌握特殊電解液配方所賺取的技術溢價。
電解液三種商業模式

電解液行業龍頭(主要廠商)
電解液行業龍頭(主要生產廠商)有:天賜材料、新宙邦和江蘇國泰。
電解液廠商一體化布局情況

數據來源:《新宙邦-深度研究報告:復盤新宙邦10年15倍是如何煉成的-211111(36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