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碳纖維是什么
碳纖維是一類高分子纖維,碳纖維的外觀呈黑色。主要是由聚丙烯腈、瀝青、粘膠等有機母體纖維在高溫環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的含碳量在
90%以上的碳主鏈結構無機高分子纖維。
2 碳纖維的性能優勢
(1)強度比鋼高:抗拉強度在3500MPa以上,
(2)模量高:彈性模量在230GPa以上,目前已大量生產的高性能纖維中具有最高比模量(模量/密度)的纖維
(3)密度小,比強度高:密度是鋼的1/4,是鋁合金的1/2,比強度比鋼大16倍,比鋁合金大12倍,目前已大量生產的高性能纖維中具有最高比強度(強度/密度)纖維
(4)耐超高溫:在非氧化氣氛條件下,可在2000°C時使用,在3000°C的高溫下不融熔軟化
(4)耐低溫:在-180C低溫下,鋼鐵變得比玻璃脆,而碳纖維依舊很柔軟
(5)耐酸、耐油、耐腐蝕:能耐濃鹽酸、磷酸等介質侵蝕,其耐腐蝕性能超過黃金和鉑金,同時擁有較好的耐油、耐腐蝕性能
(6)熱膨脹系數小,導熱系數大:可以耐急冷急熱,即使從3000C的高溫突然降到室溫也不會炸裂
(7)良好的可加工、可設計性
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能源、體育用品、汽車工業、軌道交通、建筑補強等領域,是一種發展國防軍工和國民經濟亟需的戰略性新興材料。

3 碳纖維產業鏈
碳纖維完整的產業鏈從原油到終端應用的完整制造過程。首先從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中制得丙烯,并經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丙烯腈經聚合和紡絲工序得到聚丙烯腈原絲,原絲再經過預氧化、低溫和高溫碳化過程得到碳纖維,碳纖維可加工成碳纖維織物、碳纖維預浸料等制品,然后與樹脂、陶瓷等材料結合形成碳纖維復合材料,最后由各種成型工藝得到終端工業產品。

4 碳纖維分類
(1)按原絲類型:①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成品品質優異,工藝較簡單,力學性能優良;②瀝青基碳纖維,原料來源豐富,碳化收率高,但原料調制復雜,產品性能較低,產量有限;③粘膠基碳纖維(纖維素基、人造絲基),具有高耐溫性,但碳化收率低,技術難度大,設備復雜,成本高,主要用于耐燒蝕材料及隔熱材料,產量有限
(2)按照形態:①長絲,主要應用在工業結構件和宇航結構件中;②短纖維和短切纖維,主要應用在建筑行業,如短碳纖維石墨低頻電磁屏蔽混凝土、工業用碳纖維氈等
(3)制造條件及方法:碳纖維 800-1600°C、石墨纖維 2000-3000°C、氧化纖維 預氧絲
200-300°C、活性碳纖維、氣相生長碳纖維
(4)力學性能:①高強型(GQ),拉伸強度 3500-5000MPa,拉伸模量 220-260GPa;②高強中模型(QZ),拉伸強度
4500-7500MPa,拉伸模量 260-350GPa;③高模型(GM) 拉伸強度 3000-3500MPa,拉伸模量
350-400GPa;④高強高模型(QM) 拉伸強度 3500-7000MPa,拉伸模量 350-700GPa
(5)絲束規格:①小絲束,主要包括
1K、3K、6K、12K、24K,小絲束性能優異但價格較高,產量規模較小,一般用于航天軍工等高科技領域,以及體育用品中產品附加值較高的產品類別,如飛機、導彈、火箭、衛星和漁具、高爾夫球桿、網球拍等;②大絲束主要指 24K以上的規格型號,包括
48K、50K、60K、80K、120K等,大絲束產品性能相對較低但制備成本亦較低,主要應用于工業領域,包括紡織、醫藥衛生、機電、土木建筑、交通運輸和能源等

推薦閱讀:《光威復材-軍民品碳纖維并重復材業務蓄勢待發-211101(5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