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行業的發展,物聯網場景逐漸拓寬,并與醫療健康行業緊密結合,形成醫療健康物聯網。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醫療物聯網行業發展迅速,以下將匯總近年來,國家方面出臺的醫療物聯網政策。
1、2018.9,國家衛健委《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提出了醫療物聯網參與下的設備基礎條件,包括—遠程醫療信息系統應當滿足圖像、聲音、文字以及診療所需其他醫療信息的安全、實時傳輸,圖像清晰,數據準確,符合《遠程醫療信息系統建設技術指南》,滿足臨床診療要求;
重要設備和網絡應當有不間斷電源;遠程醫療服務網絡應當至少有2家網絡供應商提供的網絡,保障遠程醫療服務信息傳輸通暢,有條件的可以建設遠程醫療專網。
2、2019.3,國家衛健委《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提出了一整套用于指導醫院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持續加強信息化建設、提供智慧服務,進而建立智慧醫院的基礎框架體系。該標準體系明確了醫療物聯網參與下的急救銜接、信息推送、標識與道行、藥品調劑與配送、智能導醫、遠程醫療、安全管理等部分的具體功能和評價指標。
3、2019.3,國家藥監局《關于組建全國醫用電聲設備等 3
個醫療器械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的公示》為適應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需求,結合監管工作實際,經研究,國家藥監局擬 成立全國醫用電聲設備等 3
個醫療器械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其中,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主要負責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所涉及的術語和分類、數據集質量管理、基礎共性技術、質量管理體系、產品評價流程、專用方法等行業醫療器械標準制修訂工作。
4、2019.4,國家衛健委《全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
這在頂層規劃角度進一步明確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物聯網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其中,第三部分平臺服務,定義了與醫療物聯網有關的基層機構門戶、業務及數
據服務、數據訪問與儲存、業務協同基礎、服務接入與管控、電子證照管理、基礎軟硬件等 7
項政策業務落實要求;第四部分信息安全構建了與醫療物聯網有關的身份認證、桌面終端安全、移動終端安全、計算安全、通信安全、數據防泄露、可信組網、數據備份與恢復、應用容災、安全運維等
10 項政策技術部署要求。
5、2019.7,國家衛健委《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 年)》 提出“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研發推廣健康管理類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設備, :
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對健康狀態進行實時、連續監測,實現在線實時管理、預警和行為干預,運用健康大數據提高大眾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6、2019.7,國家藥監局《深度學習輔助決策醫療器械軟件審批要點》 為相應醫療器械軟件 注冊申報提供專業建議?!兑c》主要由五部分組成: 一、適用范圍;
二、審批關注要點;三、軟件更新;四、相關技術考量;五、注冊申 報資料說明。這是在藥監局進行“人工智能類醫療器械注冊申報公益
培訓”半年之后,以文件的方式將審批相關的具體指標確立下來。
7、2020.3,國家工信部《關于推動 5G 加快發展的通知》 持續加大 5G 技術研發力度,加強5G技術和標準研發,組織開展 5G 測試驗證,提升 5G
技術創新支撐能力;著力構建5G安全保障體系,加強5G網絡數據安全保護,培育 5G 網絡安全產業生態。
8、2020.5,國家衛健委《關于進一步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加強智慧醫院建設的通知》,為進一步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在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和改善醫療服務中的積極作用,持續推動預約診療制度完善、
智慧醫院系統建設、互聯網診療和互聯網醫院快速健康發展。
9、2020.5,國家衛健委《關于做好信息化支撐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充分發揮信息化在支撐疫情監測分析、創新診療模
式、提升服務效率、促進人員安全有序流動等方面的作用,利用信息 化手段支撐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10、2020.5,國家藥監局,《肺炎 CT
影像輔助分診與評估軟件審評要點(試行)》,應對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能夠按照科學的原則,且保證產品安全、有效、質量可控。

來源:《計算機行業:醫療IT長坡厚雪前瞻布局景氣拐點-220124(61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