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利是什么?
智慧水利是一項復雜的巨系統工程,涉及水利領域理論框架、政策、人才、科技、商業模式和各業務系統的全面創新。
智慧水利這一概念是由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引申而來,是繼“數字水利”之后,隨著全球信息化深度發展,現代信息技術與水利行業深度融合后產生了這一新概念。智慧水利以水利信息化服務為核心,為水資源、防汛抗旱、水務一體化管理等水利現代化業務,提供全方位的監測、傳輸、存儲、分析、智能應用等系統服務。

智慧水利的產生與發展,是受到環境驅動的:一是水利建設和發展的要求,利用智慧水利建設,能夠更好的達到水利改革的目標,也能夠提升水利監管的水平。二是以網絡、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技術發展逐漸成熟,并且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
在實際中,水利基礎設施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比如水庫、河堤、泵站、車輛、管線等,物聯網設備涵蓋了在各種水利基礎設施中安裝的諸如傳感器、射頻器、芯片、攝像頭、定位設施、終端等。
智慧水利的優勢
智慧水利是智慧地球思想在水利行業的應用,從宏觀角度來看,能夠大幅度提升水利管理的效率與質量,可以提高防汛防旱的能力,能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
從微觀角度看,將原來單一化功能的設施、設備安裝智能化設備、傳感器等,使這些設備也擁有“思考”的能力。在這些智能化設備的幫助下,使人們能夠不受時空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借助于“智慧生物”進行遠程操控甚至使其自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根據我國當前的水利發展情況,“智慧水利”可以被用于防汛抗旱、水資源調度管理、水質監測、水土保持、水電管理等方面。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智慧水利就是實現了將傳統水利設備與現代化信息技術相融合。

我國智慧水利政策匯總
1.水利部《智慧水利總體方案》
深度融合遙感、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設計了智慧水利總體架構,確定了天空地一體化水利感知網、高速互聯的水利信息網、智慧水利大腦、創新協同的智能應用、網絡安全體系、保障體系等六項重要任務,明確了應用、數據、網絡與安全、感知等4類10項重點工程。
2.水利部《加快推進智慧水利指導意見》
重點細化實化了推進智慧水利的保障措施,包括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制度體系、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標準體系、促進技術創新、加強隊伍建設、開展先行先試等七個方面。
3.水利部《水利業務需求分析報告》
圍繞洪水、干旱、水利工程安全運行、水利工程建設、水資源開發利用、城鄉供水、節水、江河湖泊、水土流失、水利監督等業務,全面梳理了職能、用戶、功能、性能和安全等需求,統籌提出了采集感知、網絡通信、數據資源、應用支撐、業務應用、性能和安全等七個方面的建設需求。
4.水利部《水利網信水平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
提出了實施網絡安全防護提升行動、水利網絡暢通行動、水利大數據治理服務行動、水文監測能力提升行動、水旱災害防御聯合調度行動、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提升行動、互聯網+政務服務能力提升行動等10項行動25項具體任務。
內容來源:《水利大數據助力智慧水利-陸桂明(20200110).pdf》
推薦閱讀:《北斗助力“智慧水利”(河南北斗).pdf》
《智慧水利的基礎-數字流域-許新宜.pdf》
《智慧水利相關技術研究進展(倪建軍-河海大學).pdf》